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自然资源部:38个典型案例入选第四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

2024年06月25日17:1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欧阳易佳)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四批)》,聚焦“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引导各地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主要负责人介绍,本次推荐目录共收录了来自26个省(区、市)的38个节地技术与节地模式典型案例,覆盖四大领域:基础设施领域8个、公共服务设施领域10个、产业园区及工业项目领域13个、城乡高质量发展领域7个。

其中,12个典型案例是围绕“用存量换增量”开展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设备设施“以旧换新”,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通过旧厂区盘活利用、中心城区边角地统筹利用、老旧体育设施立体改造,补齐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通过统筹规划、完善配建,优化产业园功能布局;通过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实施旧厂房连片改造,促进产业园转型升级;通过优化设计、技术创新,促进工业项目节约用地。通过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利用老工业区、旧厂区、传统风貌保护区,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15个案例是围绕 “用地下换地上”开展的实践。主要是通过城市交通系统互联互通、站城一体化建设、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构建铁路、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布设停车场、市政管线、学校风雨操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服务设施,支撑“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空中廊道、隧道进行矿石运输,减少道路运输占地。通过立体划分市政道路空间,建设架空连廊、地面道路、地下通道,加强区域联通,缓解区域交通压力。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复合利用,建设地上医院、学校+地下停车场,地上广场+地下商业综合体,地上公园绿地+地下污水处理厂等,解决上学、就医停车难题,增加旅游城市商业服务空间,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由“邻避”变“邻利”。

 11个典型案例,是围绕“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开展的实践。主要是在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可研、选址布局、建设施工中应用节地技术,采取优化交叉工程设计等节地措施,采用新型工艺节约用地、少占耕地。采用建设多层停车楼、立体机械停车、互联网数字停车等技术提高用地效率,实现停车智能化管理。应用数字三维模拟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精准匹配产业用地发展需求,精细开展设施平面化布置,精确论证项目实施规划用地;采用“井工厂”模式,几十口井共用一块土地,实现油气开采节约用地。鼓励采用三维模型平台,建立全域低效用地数据库,结合航拍技术成果,提升低效用地识别判定水平与盘活利用能力。

(责编:孙红丽、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