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业界:构建品牌培育体系 赋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25年05月09日18:38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杜燕飞)2025年5月10日是我国第九个“中国品牌日”。近年来,我国推动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从高铁飞驰、“天眼”探空、大飞机翱翔,到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快速发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更多中国品牌脱颖而出。

“我们要以品牌建设为抓手纵深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品牌是市场信任的载体和资源配置的信号。”日前举办的2025中国品牌日·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上,参会嘉宾表示,品牌本质是产品、服务差异化的标识,这种差异化来自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带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增值。要加快培育企业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品牌,构建层次分明、优势互补、影响力创新力显著的品牌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表示,要以品牌标准化推动市场规则统一,通过品牌破除地域壁垒,提高跨区域穿透力;以品牌竞争公平性保障市场竞争公平性,通过质量承诺和售后服务建立消费者信任,降低跨区域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以品牌国际化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海外拓展积累的技术、管理经验提升国内竞争质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认证,推动国内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围绕培育制造业品牌,工信部工业企业品牌培育专家组组长周宏宁表示,要壮大实力、增强能力、科学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随着“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加速迈进,“中国制造”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端装备、能源化工、5G应用等一大批世界级科技成果,智能制造、柔性制造、绿色制造等一大批高端制造能力建设成果,中国标准、中国精神、大国担当、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等价值元素持续注入,树立了“中国制造”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形象,打造了中国高铁、中国特高压、中国装备等“国家名片”。

“建议进一步构建制造业品牌体系,推动品牌协同发展。”周宏宁表示,构建品牌体系不仅要加快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还要推动产业集群向区域品牌转变、推动产业链向产业品牌转变,实现品牌建设多层次协同发展。通过明确品牌价值属性、夯实品牌发展地位、实施系统化品牌管理,实现系统化品牌培育,为打造更多、更亮的“中国制造”名片探索道路。

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对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大有裨益。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周松表示,要进一步探索以区县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业品牌体系,走出“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闯出一方市场”的品牌赋能农业新路。“我们通过高位推动、政策驱动、宣推带动,将甄选与营销深度融合,持续推出具有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周松说。

参会嘉宾表示,加强品牌建设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通过创新驱动擦亮中国品牌,服务社会彰显品牌担当,科学谋划提升品牌价值,推动品牌建设迈出新步伐、跨上新台阶。

(责编:郭思邈、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