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毒大米”刺激“東北大米”漲停--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湖南“毒大米”刺激“東北大米”漲停

吳敏 金彧 李靜

2013年05月21日08:10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廣東]記者調查:關注毒大米——各地檢測標准不一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近日公布了8批次鎘超標的“毒大米”品牌和生產廠家,其中多數來自湖南。隨著“毒大米”持續發酵,A股大型糧食企業反而從中獲利。昨日北大荒漲停,金健米業股票飆升,品牌大米受到替代需求的提振。

“東北大米”概念股漲停

昨日北大荒收報漲停,這是該股票最近兩年半以來首次出現漲停,上一次漲停還要追溯到2010年10月。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5月16日公布2013年第一季度廣州市餐飲環節監督抽檢情況。抽檢中,有超過4成大米鎘超標。之后廣州披露了“毒大米”產地,多數來自湖南。

北大荒是國內最大的經營商品糧的上市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水稻、大豆、小麥、玉米等,2012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旗下米業公司每年處理的水稻原料穩定在140萬噸左右。

國內米業公司多數原料就近採購,位於黑龍江的北大荒也被視作是經營東北大米的主要上市公司。

但這一業務目前是虧損的。北大荒年報顯示,旗下米業公司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83億元,虧損5.6億元,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工費上漲。

此外,昨日神農大豐敦煌種業登海種業等種業相關的個股也大幅上升,這些股票漲幅從 1.55%到5.59%不等。其中神農大豐主營雜交水稻種子,昨日上漲5.59%。

金健米業稱質量安全銷量略損

而國內另一知名的米業公司金健米業則位於毒大米漩渦中心的湖南。

但昨日金健米業上漲了4.29%,此前該股已經橫盤了接近兩個月時間。

金健米業証券事務代表胡靖昨日解釋說,金健米業位於湖南常德,採用的水稻大部分收購自常德,另外一部分來自東北和泰國。

“常德是傳統的輕工業區,並不存在重工業帶來的有色金屬污染”,她說。從工業的分布看,湖南的重工業地區集中在長株潭、益陽一帶。她還稱,金健米業的產品出廠時都有檢測重金屬等指標,質量都是合格的。

此前的報道顯示,金健米業大米的年產量16萬噸左右,其中12萬噸來自於本省。在毒大米事件出現后,金健米業的大米銷量減少了5%,主要是本省產的大米銷量下降。

萬福生科董秘否認公司大米“有毒”

與此同時,此前深陷造假風波的從事稻米深加工的萬福生科也因為身處湖南而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昨日萬福生科董秘否認公司大米“有毒”。

萬福生科董秘告訴記者,萬福生科的大米沒有問題,目前正常生產和銷售。而且萬福生科生產大米的工廠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陬市鎮,距離事發地點的株洲市攸縣和衡陽市衡東縣大約300公裡,沒有受到“有色金屬污染”,因此,也就沒有鎘超標的可能。

昨日有業內分析師表示,湖南出現“鎘米”,對於整個中國糧食都有很大影響。因為湖南是全國糧食主產區,佔全國水稻總產量13%。該事件對整個湖南地區水稻企業的影響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同時其余未受波及的企業,包括大米加工企業和水稻種子企業將因此受到短期熱炒。

■ 其他亮點

食品安全概念再成熱點

受持續發酵的廣東“毒大米”事件影響,食品安全檢測再次成為焦點。昨日A股市場,食品安全溯源股集體上漲,行業新軍華宇軟件漲停,達華智能中瑞思創遠望谷新大陸等紛紛上揚。

食品溯源市場有望大漲

所謂食品安全溯源體系,最早出現於1997年。起因於歐盟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並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具體是指應用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對食品生產基地、食品加工企業、食品轉運及食品終端銷售等整個食品產業鏈條的上下游,進行全流程的標記管理。

目前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監管強調從農田到餐桌的整個過程的有效控制,並且在全程監管的基礎上實行食品溯源制度。全球現在已有40多個國家採用相關系統進行食品溯源。

今年4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建設食品安全電子追溯體系,統一追溯編碼”等要求。隨著國家明確將食品安全納入地方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內容,有分析認為,食品溯源市場有望獲得井噴式增長。

“概念炒作”股民勿盲目

而此次“毒大米”事件的爆發,市場再度聚焦食品安全溯源概念股。昨日A股市場中,涉及食品安全溯源產業的概念股集體上漲。

其中,中遠望谷、新大陸等已被市場熟知的食品安全溯源上市公司,前者是國內行業龍頭﹔后者在食品溯源等二維碼延伸領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二股分別收漲4.63%和0.89%。

而去年收購航宇金信的食品溯源業務成為行業新軍的華宇軟件,昨日表現強勁,開盤一路走高,迅速封停,報收17.58元。據悉,金信公司曾承擔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食品安全保障系統建設和2011年深圳大運會食品安全保障系統的建設。

此外,與食品溯源相關概念股票的達華智能、中瑞思創均有超過2%的上漲。

不過,昨日也有分析師表示,這類股票上漲屬於“概念炒作”,股民切勿盲目追漲。

“食品安全溯源”股漲幅情況

華宇軟件 10%

中遠望谷 4.63%

達華智能 2.56%

中瑞思創 2.34%

新大陸 0.89%

■ 市場走訪

消費者買米“細查”產地

昨日,記者走訪了北京“華潤萬家”、“物美”等幾家大中型超市,未發現售賣有產區為湖南的大米。

據物美超市糧油區的理貨員介紹,大米重金屬鎘超標的新聞出來之后,各品牌大米的銷量並沒有明顯減少,但確實有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開始關注大米的產地。該工作人員再三向記者強調,該超市的大米基本上都是“東北米”。“我們沒進過湖南大米,這兒全都是東北米,還有幾種泰國香米。”

不過,有細心的消費者表示:“說是東北米,產地可不一定是東北的。” 該消費者指給記者看:在中糧集團出品的兩款“東北大米”包裝上,標注的具體產地除了東三省地區之外,還包括“江西”“安徽”等地,而一款“泰國香米”的實際產地則為廣東珠海。該顧客對此表示“不放心”:“江西跟湖南挨著,那這個我就不敢買。”

另一位正在挑選大米的老年顧客拒絕了推銷員推薦的一款特價大米。她告訴記者,自己以往都是趕在超市促銷的時候來買減價大米。但是這次決定買點貴的。“買便宜的怕有問題。”

北京最大的專業糧油市場玉泉路市場信息部主任劉敬亮昨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京市場上流通的大米90%以上都是東北大米,南方?米在北京銷量很小,而且湖南米在南方?米中的佔比更小,所以湖南大米鎘超標事件對北京市場影響甚微,消費者不必擔心。

“由於南方產?米口感略差,基本銷售對象為加工米線、米粉的食品加工廠,近些年來北京賣湖南大米的地方也不多,因此消費者買到湖南大米的幾率極低。”劉敬亮稱,“湖南大米銷售范圍更多是在湖南當地以及南方地區。”

【小知識】

鎘中毒

鎘,重金屬,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排序第48位。在自然界,它作為化合物存在於礦物質中。醫學文獻已經証明,鎘進入人體,多年后可引起骨痛等症,嚴重時導致可怕的“痛痛病”。所謂“痛痛病”,又稱骨痛病,命名於上世紀中期的日本。 從1950年開始,日本富山縣由於鎘中毒,出現了骨骼軟化(骨質疏鬆症)及腎功能衰竭的患者。病因是工廠和礦場向水中(神通川)排放大量的污水,而污水被用於稻田的灌溉,導致了食用鎘米的當地居民患病。患者骨頭有針扎般劇痛,口中常喊“痛啊痛啊”,故得此名。鎘主要與鋅礦、鉛鋅礦、銅鉛鋅礦等共生。水稻是對鎘吸收最強的大宗谷類作物。

全國各地歷年多次爆發“鎘米”事件

1987年

浙江麗水衛生防疫站研究顯示,浙江遂昌金礦附近污染區稻米鎘含量嚴重超標。

1997年

江西有色地質4隊研究顯示,江西大余鎢礦區水稻鎘超標。

2006年

湖南株洲市新馬村發生鎘污染事件,造成2人死亡,150名村民經過體檢被判定為慢性輕度鎘中毒。

2008年

武漢市疾控中心稱,經過歷時4年的監測,發現武漢市面上銷售的少數大米中含鎘量超過國際有關安全限值,可能對人體致癌。

2008年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表明湘西鳳凰鉛鋅礦區稻米鉛、砷污染嚴重。

2008年

中國地質大學研究顯示,四川綿竹、什邡等地居民大米、小麥鎘攝入量超標2倍至10倍。

2013年2月

媒體報道稱湖南鎘超標大米流入廣東。

2013年5月16日

廣州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餐飲環節一季度食品抽檢數據,在抽檢的18批次米及米制品產品中,有8批次產品鎘超標。但未公開產品流向及查獲數量。

2013年5月20日

媒體回訪廣州鎘大米湖南產地,米廠自檢鎘超標約50%。加工廠商稱,生意照做,當地人照吃。

 

 

(責編:楊曦、楊波)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