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質押式回購最快6月開閘--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股票頻道

  

股票質押式回購最快6月開閘

銀行、信托、券商、典當行等均可開展

■ 本報記者 宋璇 發自上海

2013年05月30日06:05    來源:國際金融報    手機看新聞

  証券公司與客戶達成股權質押回購交易,可獲取與雙融業務等費率的可觀利息收益。由於客戶進行股權質押融資融入的資金沒有任何使用限制。因此,質押回購業務比雙融業務擁有更廣泛的客戶基礎,空間更大

  繼上海新梅、*ST國發等公司股東首嘗約定購回式証券交易后,上市公司股東將再次迎來新型融資方式,即股權質押式回購証券交易。5月24日,中登公司與滬深交易所共同制定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業內人士表示,《辦法》發布之后,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最快有望在6月份開閘,較此前開展的約定式回購,質押式回購業務的便捷性和操作性更強,並將大幅提升券商盈利能力。

  萬億市場空間

  幸福來得有點快。5月23日,首輪股權質押式回購証券交易的聯網測試剛剛完成。次日,《辦法》就正式出台。

  所謂股權質押式回購是指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入方以所持有的股票或其他証券質押,向符合條件的資金融出方融入資金,並約定在未來返還資金、解除質押的交易。

  《辦法》對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的適當性管理作出了規定。其中,融入方是指具有股票質押融資需求且符合証券公司所制定資質審查標准的客戶﹔融出方包括証券公司、証券公司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定向資產管理客戶、証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管理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或定向資產管理客戶。

  “証券公司與客戶達成股權質押回購交易,可獲取與雙融業務等費率的可觀利息收益。”申銀萬國行業分析師孫婷表示,“由於客戶進行股權質押融資融入的資金沒有任何使用限制。因此,質押回購業務比雙融業務擁有更廣泛的客戶基礎,空間更大。”

  據了解,目前可以開展股權質押融資的主體分別為銀行、信托、券商和典當等。

  中信証券研究報告顯示,不同業務主體又根據不同的標准劃分不同形式,主要是銀行的券商自營股票質押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股票質押貸款﹔質押式信托計劃、買斷式信托計劃﹔券商約定購回式交易、場外市場質押購回交易、交易所質押購回交易等。

  中信証券認為,與上述形式相比,交易所內的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具有明顯優勢,能夠實現快速登記、快速融資、快速處理和多種出資主體參與。

  國金証券行業分析師陳建剛認為,券商股票質押式回購業務推出后,券商有望與銀行、信托在股票質押融資市場分庭抗禮。

  孫婷預計,股權質押融資業務的上限為1萬億以上,以3%的淨利差計算,該業務將為券商貢獻淨收入超過300億元。約定購匯業務當前規模約250億元,因此,股票質押回購業務推出之后,將帶動業務規模進一步增長,年底有望達到500億元。

  風控細節待落實

  根據規定,除二級市場流通股以外,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及個人持有的解除限售存量股均可用於質押回購的標的券。

  “年初開始我們已經接觸了一些有融資意向的上市公司股東,儲備了一定的業務量。”上海一家券商資管部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由於質押標的范圍廣,市場規模非常可觀,毫無疑問將成為新的盈利增長點。”

  不過,該人士表示,目前,存量資產已達萬億,市場空間巨大,但這項業務對券商資金實力有很高要求,此外,投行實力突出儲備較多上市公司資源、通過資管產品等方式募集資金和產品銷售能力較強的大型綜合性券商在該業務領域優勢較為明顯,而小券商業務發展會較為波折。

  當然,在開展新業務的同時,業務風險因素卻不得不引起市場關注。“超日債”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已經讓業界看到了業務風險。

  *ST超日資金鏈斷裂,公司實際控制人倪祿持有的3.1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37.38%的股份九成以上被質押,與此同時,公司第二大股東即倪祿的女兒倪娜名下的5495.27萬股,佔總股本的6.51%的股份則全部處於質押狀態。受行業持續低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ST超日當前的財務狀況,公司作為融資方到期無法贖回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作為資金融出方的多家信托公司無疑將承擔巨大風險。

  “如何進行風險管理是該項業務開展中必須重視的問題。‘超日’就是最佳的反面教材。”上述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風險控制多方面的技術細節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責編:呂騫、楊波)

相關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