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溢价仍将保持 摩根大通建议减持“四大行”--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股票频道滚动新闻

A股溢价仍将保持 摩根大通建议减持“四大行”

2013年03月19日13:29    来源:东方网    手机看新闻

晚报记者 孟录燕 报道 制图 任萍

  东方网3月19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摩根大通昨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建议客户减持中国股票,同时购买看空中国四大银行的衍生品,主要理由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的加速。

  身为美国最大贷款银行的摩根大通宣布,将中国股市的评级降至“减持”。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分析师莫瓦特(AdrianMowat)还建议购买做空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衍生品。早在今年2月20日莫瓦特曾发布研究报告,对中国股市持“中性”立场,而此番言论相当于他调降了对中国股市的评级。莫瓦特写道:“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现在正在放缓,而政策对应措施受到限制,这是一种很不利的组合。 ”

  新政策

  带来不确定

  莫瓦特认为,2013年中国工业产出的启动势头是2009年以来最疲软的,此外零售额增长放缓,通胀超出预期。周一中国政府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新房价格的涨幅创下2011年12月以来之最,政府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努力遭到了挑战。野村控股在3月15日一份报告中指出,信贷急速增长、房地产价格高企和潜在的经济增长率下滑已提升了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

  周一港股盘中休息时,衡量大陆在港上市企业整体表现的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下跌2.3%,是亚洲主要股指中跌幅最大的。中国市值最高的银行:工商银行的股价下挫3%。 3月18日A股市场的银行股也表现比较颓,中国银行跌1.68%、中国农业银行跌2.44%、中国工商银行跌2.63%、中国建设银行跌去近3%。

  摩根大通另一份分析师凯瑟琳-雷(KatherineLei)在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政策制定者可能在今年内紧缩流动性以限制通胀。她认为,非银行金融的滋生导致现在很难判断中国政府推出限制信贷成长措施的规模和时机选择,这给中国市场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银行股

  担忧不良率

  2012年初,流动性资金普遍紧张,证券市场的成交量萎缩,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进行,大家对银行业绩和坏账的担忧加剧,即使银行利润还在增长,但仍出现10个银行股跌破净资产值的奇观。

  2012年12月份的1949点,银行股普遍的市盈率只有5-6倍,股指终于触底反弹,然而,银行股的行情却在春节前戛然而止。虽然已发布业绩快报的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业绩较为喜人,盈利增幅均超过20%。但是银行股指数竟然都可以七连阴,反弹一下,再来五连阴。说明市场对银行股的前景还是担忧多于憧憬。

  当时还担任中国银行董事长职务的肖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银行利润增长面临压力,增速放缓很明显,过去几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阶段已经结束,银行业整体业绩将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 “最主要的原因是宏观环境变化,包括利率市朝逐步改革、银行业收费清晰规范,都对银行业业绩产生影响。此外,银行业改革红利的逐步趋弱也是重要原因。 ”肖钢同时提醒,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也会对业绩产生影响。

  按照银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去年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8.9%。而2011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37%,表明银行的盈利状况在下降。

  平安银行在3月9日公布年报,净利润134.03亿元,同比增长30.39%;同时一改之前“深发展时代”数年不分红的作风,拟推出10股送6股派1.7元(含税)的优厚分红方案。但是股价却由高位回落,出现“利好见光死”的现象。究其原因,贷款不良率从年初的0.53%上涨至0.95%应该摆脱不了干系。

  浦发银行也一样,浦发于3月13日晚间发布年报,去年净利润341.86亿元,同比增长25.29%,同期不良贷款增加31.13亿元,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89.4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58%,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温州和杭州地区。而且,浦发银行业务及管理费支出增长21.79%。另外,两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双双下滑。由于加权风险资产增幅大于资本额增幅,核心资本充足率由2011年末的9.20%降至8.97%,资本充足率从2011年末的12.70%略降至12.45%。

  目前不良贷款率较高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的房地产相关行业、纺织行业、酒类贸易、钢铁贸易等领域。截至2012年12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29亿元,同比上升647亿元。

  转型中

  判断和选择

  富国基金担任首席经济学家袁宜认为,从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角度来讲,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蓝筹股和以环保、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板块这两大类的差距分化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一直存在,这是对于未来整体经济结构调整下市场自然而然给出的判断和选择。 “两大板块间的差距会有波动,差距拉的太大就会有一定的收敛,但肯定会比之前的相对估值,它的差距确实是拉开了。 ”他说。

  之前的三年,随着经济周期的逐渐走弱和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加上房地产行业遭遇最严厉的调控与限购措施,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蓝筹股估值一路下滑,下滑至历史低位,与此同时,以环保、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兴战略产业板块,则维持在相对高位。去年年底的一波大行情,让市场纷纷掉头转向低估值、业绩确定的银行股,但春节后市场风格再度转向创业板和医药股,创业板创出近15个月的新高,重新逼近1000点,不少质地优良的医药股趁着年报和一季报的估值转换时间,纷纷创出历史新高。

  上投摩根投资总监冯刚在去年年底的投资策略会上也认为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有修复性行情,但他更好契合中国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带来的成长股,更偏向消费、医药、环保等行业。

  看空方

  减持银行股

  高盛春节前对工行的减持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投资者将其视为银行股此轮下跌的推手。三年多来五次减持,高盛减持工行真是“有点忙”。

  经历去年的空翻多后,外资机构对银行股的态度依然飘忽不定。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多家外资机构持中资银行股的仓位较去年已有下降之势,继高盛逢高减持工行,更是成为近期银行股下跌的催化剂。

  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团、瑞银集团等外资机构均在1月底以来减持了中资银行股。其中花旗集团所持民生银行股份占民生银行H股的比例从1月3日的9.2%下降至2月8日的6.98%。更详细的信息显示,在此期间,花旗集团旗下公司所持民生银行H股的数量减少了1.394亿股。

  同样减持力度不小的还有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所披露的旗下公司持民生银行股份数据显示,摩根士丹利持民生银行股份数量占H股股本的比例从去年12月14日的7.44%,下降至1月29日的4.83%。

  瑞银集团原本持股比例不高,减持力度相对小些。瑞银集团总体持民生银行H股比例从今年1月4日的6.32%减少至今年2月8日的5.97%。其中瑞银集团作为实际持有人身份持有的民生银行H股股份数量减少了0.119亿股。

  另一家中型银行招商银行被减持的力度略小于民生银行。相比12月31日的持股数量,JP摩根的投资经理1月29日的持股数量减少了0.14亿股。青睐投资银行股的贝莱德集团减持招行的幅度亦不大。

  看多方

  拿住龙头股

  而中金公司依旧坚定地看好银行股,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称,认为2013年的核心词是“不折腾”,坚持拿住龙头股份制银行不动是最好的策略。其理由是预计今年银行基本面会迎来资产质量、净息差和净利润增速的三大拐点。

  中金认为,3到4月份会披露改善的预期贷款形成数据,部分股份制银行逾期余额会开始下降,预示着第二至第三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形成率将见顶。

  在不降息的情况下,银行净息差将在一季度见底,随后逐季缓缓上行。净利润增速跟净息差的拐点同步,一季度会是全年低点,同比增速在4%~5%,随后将逐季上行。另外,政策风险可能带来两个波段。首先,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可能在“两会”之后出台。其次,利率市场化会继续推进,但影响是“意义大于实质”。

  不过,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从银行的业绩来看,2013年全年净利润比此前肯定会有下降,因此目前银行股的走势不是由银行业基本面决定,而是由市场供需的变化来决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贷款、中长期贷款等都是横在银行业头上的剑,也给银行的业绩留下了很大的悬念。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黄海洲在去年12月18日也曾表示,以传统蓝筹为基础的沪深300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银行股五年后占A股市值权重将从40%大幅下降至10%。银行股不具备长线投资价值,只有投机与做空的价值。

  去年还时任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兼中央汇金公司董事长的楼继伟也曾表示,工农中建四大行股票目前股价并未反映其实际经营业绩,汇金的多次自主增持正是基于对四行长期成长价值的信心,也显示出汇金模式的又一优势。

(来源:东方网)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