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线一:可穿戴设备】
三星智能手表或亮相柏林电子展 可穿戴概念望爆发
各种各样的新型电子设备,眼花缭乱的操作系统,一旦碰上消费电子展,总能成为科技爱好者云集的盛事。作为年度最大消费电子业的盛事之一,9月6日至11日即将举行的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尚未揭幕,关于其的揣测便已经沸沸扬扬。
据海外媒体爆料,在此次展览上,可穿戴设备等有望继续火一把。
去年,三星重磅推出了包括智能手持设备Galaxy Note 2、Galaxy相机及搭载微软Windows phone平台的Ativ S智能手机在内的一系列吸引消费者眼球的产品。业界揣测,在今年的IFA展上,该公司或宣布推出Note 3。
更受瞩目的是该公司将推出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据海外媒体披露,这款手表将比IFA早两天登场,在9月4日正式发布,并将隶属于新品牌Galaxy Gear旗下。
如果根据此前被曝光的专利,那么这款手表或采用目前在市场上并不多见的柔性显示屏,还包括麦克风及USB接口,并运行安卓系统。
伴随可穿戴概念的崛起,不少商家已经加入这场大战。Im Watch及Pebble等智能手表已经上市一段时间。包括耐克、Fitbit及Jawbone等品牌的运动类可穿戴设备也已经面世。
业内人士指出,可穿戴设备的外在形态完全不同于智能手机等传统硬件产品。硬件方面的变革很大,智能眼镜侧重于光学方面的创新,智能手表是智能手机的缩小版,并加入更多传感器以读取人体脉搏等信息,部分厂商也可能在腕带处采用柔性化硬件设计。此外,智能眼镜、手表的硬件组合也需要两个产品之间频繁的信号互联,势必增加对无线模组的需求。因此,水晶光电、环旭电子、歌尔声学等可穿戴设备概念股,以及丹邦科技、中京电子、超华科技等柔性电路板股将显著受益。
“可穿戴”市场规模5年后或达83亿美元
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r近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18年,全球可穿戴电子产品市场的规模将达到83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17.71%。报告还显示,2012年全球可穿戴技术市场的收入为27亿美元。以不同产品分类,截至2012年末,手腕佩戴设备收入为8.767亿美元,在这一市场所占的份额最大;颈部佩戴设备所占的份额最小。专家认为,可穿戴技术将是继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机遇,这一市场包括了先进的电子设备、智能纺织品等各类产品。(广州日报)
国内产业链公司跃跃欲试
与手机巨头们的热情相应的是,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上的国内公司也跃跃欲试。毕竟,智能手机的爆发,催生了莱宝高科、欧菲光、长信科技、安洁科技等零部件巨头。
日前,从某“可穿戴设备”主题投资论坛获悉,MEMS传感器已是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中的点金石。MEMS被称为微机电系统,主要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两类,广泛应用于汽车、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中国微纳技术俱乐部会长王懿在会上介绍,各类传感器功能性的全融合将成为传感器的研发方向,未来可穿戴产品终端前景的发展将取决于传感器等产业链上游技术的提升,MEMS创新应用将是可穿戴设备发展的源泉。
上市公司中歌尔声学率先涉足MEMS传感器,歌尔声学称,公司很早就开始研发MEMS产品,目前MEMS麦克风产品已推向市场,主要以面向国际。汉威电子和士兰微两公司均及时捕捉到了市场热点,正积极研发可穿戴应用传感器和加速传感器,但具体研发进度及未来市场前景还无法预计。
继北京君正、中颖电子之后,又一上市公司借互动易平台发声涉足可穿戴概念。超华科技5日表示,公司有意在可穿戴领域加大研发,同样看好此市场。而公司此前也借该平台称,柔性电路板是公司经营范围之一,公司有对柔性电路板生产的工艺技术研究和经验,目前有开发并在小批量制作可穿戴设备或者移动设备上面要使用到柔性电路板。
可穿戴设备概念股:
北京君正:智能手表属于物联网的终端控制平台,之前在CES2013上展示了公司Smart Watch产品样机。
丹邦科技:可弯曲的手机 可瞬间变形为“智能手表”
水晶光电:在努力推进视频眼镜项目的产业化
歌尔声学:制造 生产主动式3D眼镜
环旭电子:公司致力于无线网络设备、电脑主机板和商用及网络存储设备、液晶面板控制板、智能手持终端设备和商用销售终端设备及车用电子产品为主的下游产业,具备很好的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