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雷士照明之争:为什么每次都是吴长江

戴建敏

2014年08月18日08:42    来源:理财周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雷士照明之争:为什么每次都是吴长江

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吴长江和王冬雷轮番上演的商战大戏,也为市场留下一个个产业谜团。在LED行业爆发前夕,他们都敏锐捕捉到产业变更的时机。利益纠纷的大戏还未落幕,没有绝对的真实能在叙述中被还原。

吴长江的第三次出局,倒在了王冬雷这个昔日盟友的手上。历史在发生时未被发现,在发现时已被重组。

2014年8月8日的拳脚相向、8月11日的隔空指责,吴长江和王冬雷连番上阵,为市场呈现了一出出精彩的大戏,同时也留下一个个待解的疑团——双方争执的焦点也许还需要时间来证明真伪。

残酷的现状是,由于股权的一步步转让,吴长江在雷士照明的话语权已降至历史最低的1.71%,与此同时,已有30家(全部共36家)雷士照明经销商表示支持董事会决议,吴长江要想第三次重返董事会困难重重。

在双方原先设想中,借由德豪润达的入股,吴长江重返董事会,王冬雷则赢得与雷士照明的合作机会。然而,也正是在一系列合作中,双方之间的罅隙越来越大,相互指责对方掏空雷士照明。

在吴长江看来,“在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整合之前,论行业知名度、影响力,雷士比德豪大多了。”

业内普遍认可,雷士照明具备国内前列的照明品牌和渠道优势,而德豪润达虽然为国内第二大芯片厂商,具备LED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但在盈利能力上并不占优势,2013年仅实现净利润882.60万元,远落后于55亿市值雷士照明的2.44亿。而这也成为吴长江指责德豪润达借助关联交易侵占雷士照明利益的一大原因。

吴氏无奈:2次重返,3次离开

历史总是这么惊人地相似,这一次站在吴长江对手位置上的王冬雷,同样也是昔日的盟友。吴长江第三次被迫离开雷士照明董事会。

8月8日下午,雷士照明董事会电话会议上,吴长江被免去执行董事、CEO职务。王冬雷则通过投票成为临时CEO,和肖宇、魏宏雄成立紧急事务处理委员会。

刚履新CEO的王冬雷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前往雷士照明重庆总部进行交接,只是,“交接”最终却意外地演变成暴力冲突事件,让第三次雷士风波迅速传遍江湖。

吴长江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次风波都是股权之争、公司控制权之争,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第一次,大家还有着同学情,比较友善;第二次,是用了资本的手段,让我损失很大;第三次,暴力手段血洗。一次比一次凶险,一次比一次激烈。”

但王冬雷强势未减,“董事会决议在法治的条件下,必须被执行。我相信,事情一定会在法定的框架下得到解决。”

对于罢免吴长江董事会职位的原因,雷士照明8日晚公告称,公司获悉吴长江的若干不当行为,董事会质疑其是否有能力作为适当人士继续履行其作为雷士执行董事的职责。特别是吴长江最近告知董事会多数成员,其于2012年代表雷士的附属公司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山东雷士照明发展有限公司、重庆恩维西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圣地爱司照明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各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雷士商标授权协议,此举未经董事会批准、授权或追认。

不过,吴长江对此予以反击,王冬雷则不断推出吴欠下巨额赌债等消息,双方都力争占领“舆论高地”。

8月11日,两场同样以“雷士照明发布会”为名的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和重庆两地召开,分别由王冬雷和吴长江主持,两人在相隔不到一个小时里,隔空对战。

不出意外,这两场发布会现场交锋意味明显,两人不断曝出“双方的关联交易”、“2012年秘密协议”、“吴长江赌债”、“财务报销”等重磅消息,互相指责对方掏空雷士照明。

目前,吴长江、王冬雷两人依旧各执一词,未有让步。

外界难以想象,两人的关系从“盟友”向“对手”转变仅仅历时不到20个月。

2012年5月,吴长江与阎焱闹翻,被迫离开雷士照明董事会。但由于吴对渠道的把控,雷士照明经销商力挺吴长江,正如2005年在股权危机中扭转情势将吴长江迎回董事长宝座一样。

几乎与此同时,经由熟人牵线,吴长江和王冬雷迅速牵手。两人通过扩大在雷士控股权的方式,最终迎回吴长江。

2012年12月,德豪润达首先以场内及场外交易的方式共购入雷士照明26038万股,占总股本的8.24%,交易金额达7.03亿港元。

紧接着的26日,德豪润达与NVC Inc.(吴长江持有的离岸公司)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份转让协议》,NVC Inc.将持有雷士照明普通股372921000股(连同股息权利),占总股本的11.81%股权转让给德豪润达,交易价格2.55港元/股,交易金额9.51亿港元。

至此,德豪润达以16.54亿港元代价夺得雷士照明20.2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而吴长江直接及间接持有雷士照明股权下降至6.86%。

之后王吴二人迎来了一段关系蜜月期。

在德豪润达的助力下,2013年1月,吴长江被任命为雷士CEO。2013年4月,阎焱退出雷士董事会。今年6月,吴长江被任命为雷士执行董事,重返董事会。

但吴长江所不知道的危机正在暗伏——吴长江及NVC Inc.承诺不可撤销地授予德豪润达该等股份的优先受让权,在德豪润达认为合适的任何时候以每股2.95港元的价格转让予德豪润达。除非德豪润达书面放弃该等股份的优先受让权,否则不可以转让予第三方。

承诺最终变为现实。今年4月20日,通过协议,吴长江以2.34港元的价格转让给德豪润达,比雷士照明2014年4月17日收市价格2.07港元溢价13.04%。

德豪润达通过再度从吴长江手中收购股份,累计持股比例上升至27.03%。而吴长江个人持股下降到1.71%。

而随着控制权彻底旁落,当这一次股权危机如洪水猛兽来袭,吴长江变得势单力薄。

最新消息显示,雷士照明36家省级经销商中,已有29家宣布“挺王”。这些经销商的合计销售额约占雷士销售总额的80%以上。

吴长江连经销商这根最后稻草也失去了。

王氏的渐进式把控:从渠道到品牌

如果时间倒回到一年半之前,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还如胶似漆。

2013年1月10日,德豪润达在深圳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同一天,雷士照明在该会场附近举行运营商大会,吴长江以嘉宾身份出现在德豪润达的会场。启动仪式时,王冬雷将站在边上的吴长江招呼到自己身边,以示重视。

但当被问及雷士照明主导权时,王冬雷则毫不讳言,说今后“雷士的发展将由我们主导”,双方微妙的关系首次被搬上台面。

3日后,吴长江重返雷士照明CEO岗位。

之后,两家公司确立了一系列的合作,经历过一段短暂的蜜月期。

实际上,合作初期,王冬雷曾公开表示:“吴长江和我在性格和兴趣方面比较互补、吴侧重营销,在市场方面比较强,我对制造和技术比较感兴趣,这种互补对两家公司是有好处的。”

然而,王冬雷和吴长江的“性格互补”并未有效维持两者的关系,一场盟友之间的反目让市场唏嘘不已。

对于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的合作,有业内人士评论,“与其说是合作,不如说是从生产到品牌到销售德豪对雷士的渐进式把控。”

2013年6月14日,德豪润达公告,德豪润达与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惠州雷士”)签署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惠州雷士将其拥有的“雷士”及“NVC”商标许可德豪润达在 LED 光源产品上使用。许可时间为2013年6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的三年,本公司将向惠州雷士支付商标许可使用费。

而恰恰是这个授权,让雷士照明的光源生产业务轻易落入德豪润达手中。

吴长江后来回忆,“自己在这一事项的董事会表决中投了赞成票,因为大多数人都同意,且双方是在蜜月期。表面上看当时是说雷士没有光源核心技术,德豪有LED技术,雷士做成本高,而德豪做更有竞争力,但这还是涉嫌利益输送。因为这项每年10个亿规模的业务雷士也可以做,但是转移到德豪,等于是帮其填补业务亏空。”

而雷士照明的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实际上,吴长江也有自己的生产企业,可以代工生产光源产品,而这LED光源产品每年达到10亿(销售额),也是很大一块蛋糕了。但是在王冬雷的设想中,雷士所有照明的光源由德豪润达来生产,然后通过雷士照明的渠道去卖。这当然对吴长江自己的产品造成一定的影响。”

生产只是其中一部分,据上述业内人士透露,“德豪润达对雷士的控制欲很强,渠道和品牌都想要把控。”

众所周知,雷士照明的最大优势体现在渠道和品牌上,吴长江和王冬雷都希望能够将其掌握在手中,就此产生很大的纠纷。

历史上的品牌之争仍历历在目。早在2010年,吴长江就代表雷士照明的全资子公司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授予(吴长江)三家关联公司使用雷士品牌的权利,为期20年。

但这些在时为雷士照明大股东的王冬雷看来,是要将雷士照明掏空。7月25日,雷士照明公告,除了雷士中国、重庆雷士、重庆恩林、德豪润达,公司董事会并未授权任何其他公司或个人使用雷士品牌(商标),更没有对任何公司或个人做出过20年期限的商标或品牌使用许可。6天后,雷士照明又针对经销商授信、授权制度等发布公告。

两人在渠道把控上同样存在分歧

吴长江曾设想,将雷士照明的经销商渠道整合为一家公司,利益捆绑,做一个“大雷士”,整合进上市公司资源。股份大了,话语权就多了,如果王冬雷不同意,就把渠道单独上市。

而王冬雷自然也不愿意放过渠道这块肥肉。

公开资料显示,雷士照明和德豪润达两家公司曾就销售和采购确定关联交易预期,具体为,德豪润达2013年-2015年度向雷士照明销售LED芯片及LED光源产品的金额分别不超过1.3亿元、1.7亿元及1.7亿元。

同期,德豪润达向雷士照明采购LED灯具产品的金额分别不超过0.5亿元、1亿元、1亿元。

但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关联交易计划的最大受益者是德豪润达,雷士照明为其销售保驾护航。

从2013年年报来看,德豪润达2013年分别向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雷士照明有限公司、浙江雷士灯具有限公司销售LED封装产品490.53万、398.79万元和30.57万同期,德豪润达还向重庆雷士实业有限公司、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销售LED芯片产品501.15万元和0.96万。

除此之外,德豪润达还做了更多渠道把控上的努力。2014年3月,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全国37家运营中心签署了《2014年度区域运营中心经销协议》,2014年度德豪润达对37家经销商意向销售总额约为人民币10亿元,产品种类为“NVC-ETI”、“NVC雷士”品牌的LED产品。

产业链扩张之惑

实际上,德豪润达与雷士照明纠葛的背景还得回溯到2009年。此前,德豪润达仅在小家电领域默默耕耘。

2009年3月,德豪润达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正式进入LED行业。同年7月收购深圳锐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LED产业布局。

2009年10月德豪润首次抛出15亿定增计划,拟投资LED芯片、封装、照明的产业链项目,覆盖了行业的上中下游。

2011年,德豪润达再次推出35亿定增方案,投资年产180万片4英寸LED外延片项目,不过最终德豪润达仅募得15.22亿。

2014年6月,德豪润达第三次募集资金13.48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经过多轮投资,德豪润达目前已成为国内第二大LED外延芯片生产商,拥有MOCVD设备92台,仅次于三安光电。

“德豪润达并没有LED基础,它扩产也正好是国内MOCVD上一轮扩产高峰期,三安光电等公司都在2010年到2012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扩产。但是,由于背光及照明需求增长慢于预期,上游芯片端之后两年均处于供过于求,2011、2012年芯片价格每年下滑35%-50%,德豪润达并未从中受益。”国内某电子行业分析师介绍。

实际上,不光是价格下降,德豪润达的销量一直未能大幅增长。

对比德豪润达与三安光电、乾照光电等芯片企业近几年收入,可以看出,虽然德豪润达的LED芯片产能居于第二,但是近两年LED芯片收入却远低于同行。

而同时,国内前几大LED封装企业,瑞丰光电、国星光电、鸿利光电也没有大批量采购德豪润达的LED芯片。

相比之下,三安光电则已打入国内封装企业的供应链。今年以来,鸿利光电、聚飞光电、国星光电均与三安光电签订合作协议,未来三年内向三安光电采购LED芯片,而第一年的交易金额分别达到2.8亿、2亿和2.5亿。

曾有多位LED业内人士透露,德豪润达的LED芯片销售不行,是因为其芯片质量存在一定的瑕疵。

7月31日,三安光电发布2014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21.77亿元,同比增长30.03%;实现净利润为6.66亿元,同比增长43.87%。

从已公布的LED半年报和业绩预测来看,21家LED上市公司中,

只有5家公司业绩同比出现负增长,而德豪润达预计增长-40%-10%,实现净利润3030万元-5555万元。

三安光电方面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LED芯片产品供不应求,经营层把产能扩张作为当务之急。一方面提升设备有效运转效率,同时新增设备,而且也在积极寻求新增产能的其他途径。

“目前,由于LED照明价格的持续降低,以及LED补贴政策预期,国内LED照明市场正处于爆发前期,而三安、华灿光电的芯片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上述电子行业分析师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4月4日三安光电公告,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LED外延芯片的研发与制造产业化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0亿元,总规模200台MOCVD。

今年1月份,华灿光电亦发布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投资3.05亿元,启动“华灿光电有限公司LED外延片芯片二期项目”的建设。

乾照光电则在7月25日与厦门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预计总投资达50亿元,新增规模为100台MOCVD,借以扩充公司LED芯片产能。

而在同行如火如荼布局之时,德豪润达则选择了暂缓投资。2月11日,德豪润达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终止使用募集资金实施LED外延芯片项目的议案。

德豪润达表示,随着国内MOCVD设备投资的大量增加,LED外延芯片的产能大幅提升,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持续下跌,公司已经用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购置了92台MOCVD设备,这些设备的产能已经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

据业内人士分析,也正是因为芯片业务的颓势,王冬雷将出路寄托在了控股的雷士照明身上,希望借助雷士的品牌效益和营销网络消化芯片的产能。

此前德豪润达LED光源产品获得“雷士”及“NVC”商标许可,并与雷士37家运营中心签署经销协议便是一个尝试。

实际上,这并非首例。2013年5月,德豪润达签署了《北京维美盛景广告有限公司投资合同书》,约定公司以现金6.4亿元分期投资北京维美盛景广告有限公司,占其注册资本的21.27%。而投资条件为,此次增资的6.4亿元将由维美盛景全部用于购买德豪润达的显示屏产品。

“德豪有一个问题就是,战略不清晰,刚进入这个行业就想搞全产业链,把上中下游全部搞定。实际上,行业是足够大的,精心做好一块就足够了,而且你每块都做容易分散精力。”

深圳某LED上市公司高管介绍,“另外,你每一块都去做的,比如你做下游应用,你在下游的竞争对手肯定不会去采购你的封装产品,你自己做封装,你的竞争对手也不会去采购你的芯片产品,所以我觉得没必要把上下游都打通。”

上述电子行业分析师介绍,“目前国内处于LED照明爆发前夕,LED照明在家用照明渗透率会越来越高,未来,整个LED行业,中上游规模、质量优势明显的公司,下游有品牌、渠道优势的公司将明显受益。这或许是吴长江和王冬雷反目的最终原因。”

德豪润达和雷士照明,是否能经受住此次风波的考验,迎来行业新一轮的发展,还有待市场检验。

(责编:任风远、刘阳)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