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股票频道

金台观察:关于中国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思考

张燚

中国经济学家无法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确实有着难以回避的客观原因:中西价值判断差异和学术研究风格的迥异、评选委员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有限、诺奖候选人提名制度的倾向性、国内的理论专著翻译不到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点:中国经济学研究有着功利化和短期化倾向。
2014年10月14日13:40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手机看新闻

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若尔

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当全球都在感叹折桂者对经济学的贡献时,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总会困扰着国人:中国的经济规模如此庞大,遇到的经济问题如此繁杂,中国创造着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却为何从未产生过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中国经济学家无法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确实有着难以回避的客观原因:中西价值判断差异和学术研究风格的迥异、评选委员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有限、国内的理论专著翻译不到位等。此外,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的提名制度也增加了中国经济学家入选的难度,候选人不能自荐,要由具备提名权的个人推荐,而提名人大都是欧美经济学家。但在这些客观原因之外,我们不能忽视:中国经济学研究自身有着功利化和短期化倾向。

目前中国的学术市场不乏浮躁气息:潜心搞研究的人少了,而曝光于媒体的人多了;甘于埋头苦读的人少了,各处赶场做宣传的人多了。当整体环境和社会心态趋于功利主义的时候,离不了“人间烟火”的经济学者们也就难免世俗了。一些学者迎合着市场的口味和媒体追求的爆点夸夸其谈,拖着拉杆箱在城市间忙碌穿梭。

另一方面,诺贝尔经济学奖要求技术性和理论原创性兼备。经济学尽管纳入了数学和统计学等技术性学科,但仍然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的理论并不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理论,这就更多需要经济学家孜孜不倦的“思想”来支撑。而我国学术界往往更多注重短期化产出。当前,很多单位都对研究人员有着量的考核,完不成指标任务的将直接被淘汰或在未来的晋升中给予相应扣分。这种过于短期化的考评机制使得研究人员不得不投身于短期研究,造成研究人员很忙但“没有时间看书”的尴尬局面。

当然,中国亦有不少秉持严谨态度的经济学家,他们一直在努力为中国的经济问题寻找答案,给出了许多中肯的解释和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而且,由于中国是由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养料。同时,西方各种经济学理论不断被引入中国。

所以,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经济学家快速成长的黄金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奖离中国人有多远似乎并不重要,中国经济学家回归研究之本,实现“经世济民”的使命则更为重要。 

    《金台观察》专栏是由人民网财经研究院的研究团队及外部专家联合撰写的短篇评论,提供具有洞察力的关于中国经济、商业趋势的解析。投稿或有关于文章的任何意见请联系cy#(换成@)people.cn。关注人民网财经研究院深度研究产品:金台公司观察。微信号:icaiyan。财经要闻早知道!

 

    

(责编:吕骞、孙源)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图说财经|人民电视

  • 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盗墓影视剧或遭禁播
  • 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广州车展美女车模扎堆亮相
  • 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揭秘车模鲜为人知的一天
  •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股市熊猛 小散自娱自乐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