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主任王勇:央企眼睛應緊盯“戰略利潤”--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國資委主任王勇:央企眼睛應緊盯“戰略利潤”

2012年12月26日20: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在近日召開的央企負責人座談會上表示,中央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謀劃好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要進一步梳理和重新核定央企主業,做強優勢行業﹔明確重點發展方向,佔領新興產業制高點。專家認為,央企應明確自身的戰略定位,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強化頂層設計,謀劃好改革路線圖,系統推進。

  “炒樓”“炒股”屬不務正業

  王勇認為,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層次偏低,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不少企業處於產業鏈、價值鏈的中低端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比較低。一些行業產業集中度較低,資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存在重復建設、惡性競爭、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問題。一些企業內部也存在大而全、小而散的現象。

  “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我們提出,國有經濟要進行戰略性調整,‘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后,國有經濟基本上被定位在具有戰略意義的部門,就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和領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楊瑞龍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

  “然而,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時,國家實施的4萬億投資中,大部分由央企承擔。這在一定程度上為部分央企憑借壟斷地位向其他行業擴張提供了可乘之機,比如房地產等。”楊瑞龍針對部分央企炒樓、炒股等“不務正業”的現象如此評論,“這一方面阻礙了央企主業的做大做強,另一方面這種擴張可能導致房地產價格的推高、壟斷地位的提升等。央企完全憑借壟斷地位在競爭性領域中獲得巨大的市場優勢,對民營經濟造成不公平競爭。”

  專家認為,央企應有自身明確的戰略定位,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領域、在關系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型產業加大投資,做大做強主業,避開一般性的市場競爭,不能憑借資源和市場壟斷地位,肆意擴張,與民爭利。

  走出國門打“國際賽”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央企業創新能力與國外優秀企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一些關鍵技術、大型成套設備、核心元器件等還依賴進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知名品牌比較少,在國際市場上的資源配置能力和定價議價能力亟待提升。

  專家認為,央企是共和國的長子,是我們的國家隊,應該打主場,打國際賽。要在國際市場上提高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央企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是國際跨國公司。”楊瑞龍表示,央企一方面有必要在戰略性行業、高新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另一方面,要增強競爭意識,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和國際上具有支配地位的大型跨國企業角逐。另外,面對國際市場,要根據自身資產狀況和流動性,並購國外企業,向國際市場延伸,提升央企自身綜合競爭力。

  王勇強調,要立足於國有資本功能和整體效率最優化,系統規劃中央企業的布局,加快剝離中央企業非主業、非核心、不具競爭優勢的企業或業務。他要求進一步推進產業升級,推進鋼鐵、有色、建材等制造企業加快改造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航空航運、商貿物流、旅游文化等服務企業加快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加強央企在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具備一定基礎和優勢板塊的產業布局,佔領新興產業制高點,加快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發展。

  自上而下推動系統性改革

  王勇指出,明年國資委將研究制定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在總結國有企業改革實踐基礎上,提出下一步改革的總體目標、基本路徑、具體措施。央企要結合自身實際,謀劃好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

  “由於企業之間、行業之間、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各種矛盾交織,企業對改革積極性不足﹔要對國有企業改革進行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動系統性的改革。”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說。

  楊瑞龍建議,央企改革應做到整體推進。首先,要進一步推進產權制度改革,積極引進多元化投資主體,努力提升央企競爭力。其次,要加強中央企業的制度創新和制度建設,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控制和規避風險。第三,應努力構建企業較為靈活的激勵約束機制。

  “如果進行系統改革的話,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來強化央企。”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周立對本報表示,建議成立國資背景的平台公司,統一經營運作國有資本,整合多個產業鏈條的資源優勢。

(責任編輯:財經實習、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