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帶動美食經濟 --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舌尖上的中國》帶動美食經濟 

2013年01月15日09: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吸引人們開始瘋狂搜尋其中的美食,一部紀錄片拉動了龐大的消費。可見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文化產品拉動內需也不失為良策

  臨近年關,近日准備提前淘些美食,以供過年之需。心裡想著,手上就有了動作,打開淘寶網特產類的店面網頁,去尋找讓我夢寐以求的諾鄧火腿。

  初識諾鄧火腿是在2012年5月份央視熱播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諾鄧火腿是雲南的一大地方特產,一時間紅遍了大江南北,成為眾多吃貨們垂涎欲滴的對象。

  在購買過程中一來一往,我就和淘寶一家店的老板侃起了大山。當聊到2012年店鋪的生意情況時,他說:“去年的生意很不錯,尤其在去年5月份以后諾鄧火腿的銷售量直線上升,真的要好好感謝《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言語中透露著店家的喜悅。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之前,每個月銷量隻有200斤左右,播出當月銷量就升到600斤以上,7月以后,雖然月銷量有所下降,但是基本維持在400斤左右的水平。因為諾鄧火腿很搶手,價格提高的同時利潤也增加了不少,去年的利潤比往年翻了近兩倍。”店家又詳細地介紹道。

  其實,這只是《舌尖上的中國》帶動美食經濟的一個小小縮影。該淘寶店只是淘寶網300多家銷售諾鄧火腿的店家之一,而諾鄧火腿又只是《舌尖上的中國》推出的上百種美食之一。

  一部紀錄片,嘗試用朴素的手法表達對中華美食的敬意,沒想到卻引發了一連串的經濟效應——人們開始瘋狂搜尋這些遠離都市的美食。尋找美食的過程,也就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過程,這何嘗不是《舌尖上的中國》意外的收獲呢?

  從《舌尖上的中國》的蝴蝶效應來看,內需雖然可以通過立竿見影的國家補貼政策拉動,潤物細無聲的文化產品帶動也不失為良策,其成本可能更低,帶動內需的作用可能更廣泛、更持久。

  【微評】

  增收減稅 拉動內需

  @小心有埋伏:三公消費少點,腐敗少點,個稅少點,讓民眾口袋裡多點錢。

  @最后一顆子彈留給我wo:拉動內需,不僅僅需要觸動人民心裡的購買欲望。百姓錢包鼓,才能讓國家的內需走進快車道。

  @姓名已搶:減少后顧之憂內需自然就會起來。

  @INFJ的老孫:降稅!同意請轉起!

  發展軟經濟

  @Clergy陽:文化,文化,抓住文化,把文化巧妙地轉化成實際的價值。

  @八戒身黛玉心:電視劇要拍得精細點,看看韓國,泡菜啥的,起碼包裝得很好。文化產業對經濟絕對是有推動力的。

  @垃圾工:多服務,特別對於文化產業的產品,要更多鼓勵創新,制度要適應發展需求。

  @陽明溫水:我覺得體育產業也是拉動內需的一大方向,既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又能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朱孔金-:不要總是盯著硬經濟,其實軟經濟才是王道。用文化拉動經濟,那是純正的綠色經濟。

(責任編輯:劉然、聶叢笑)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