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羅兵
“災難的降臨往往是突發的,因此,我們建議大家在家庭裡配備幾樣防災應急裝備,當災難來臨時,我們可以借助這些應急裝備維持生存,等待救援。”在日前舉行的2012中國國際環保設備及節能產品展覽會上,來自北京一家生產防災應急產品的負責人說。
防災應急包是一種在災害發生后幫助受困人員順利逃生,增加生命安全保証的救護包。依據不同災害及緊急情況的需求,由地震報警模塊、電子呼救模塊、醫療救護藥品包、應急食品包、緊急逃生工具及避難保障用品組成。
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先進的防災應急包,可以通過“色彩分割”理念,將藥品區、食品區及工具區用不同的顏色分區,方便受災人員在緊急狀況下准確迅速找到所需應急物品,從而為受災人員緊急逃生提供寶貴的時間。應急包外部材質應該具有地震報警、醫療處置、電子呼救、自救互救、避難支持等功能。
事實上,根據客戶需求以及產品用途,應急包還可以分為戶外、家庭、辦公、學校、車載、警用等多種應急包。根據特定的工作環境,還可以分為地震或是火災甚至是海上生存應急包(譬如海上油井)。
地震應急包是在預防地震等災害發生時,提供用於維持生命的食物、飲水、藥品及簡單的生活和求救必需品的應急包。一般內含:急救干糧、超薄保溫雨衣(收集存水器)、發熱袋、反光安全帽(水盆)、高強度便攜袋(8升水桶)、手搖發光燈、高音求救哨、防滑手套、蠟燭(10小時)、火柴(扇子、鉛筆、便簽紙)、藥品等生活及自救必需品。
火災應急包是在遇到火災時,給人們提供逃生救護工具的裝備。一般內含:小型滅火器、滅火毯、逃生繩、燙傷膏、一些必備藥品和工具、求救哨、反光條(可以綁在手腕上),手動發電手電、多功能刀具、過濾式呼吸面罩等。
事實上,在我國一些地區,應急包已經成為消費者安全培訓的一部分。在北京、上海、雲南、四川等地,包含不同內容的應急包已經被有計劃地發放到消費者手中,伴隨的還有一些救災應急培訓。
2012年12月中旬,由北京市科委主辦,北京科技協作中心承辦的“科技惠民行動——軍轉民技術應急產品進社區”活動舉行。在活動啟動儀式之后,由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提供的900個防災應急包,被發放至該市9個社區,進行示范應用。
在活動現場,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專家對於應急包的使用做了現場講解和示范。該應急包體積近似於普通腰包,其內包含一盒飲用水、一盒特制壓縮食品、一根食用能量棒(含營養物質)、一個醫用急救包、一條漢麻材質的毛巾。包內的應急食品,可供一個成年人一天的需求。此外,應急包外部設有一個哨子,可供受困人員尋求幫助。據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主任助理潘衛翔介紹,此次作為示范社區接收這批軍用應急品的,包括東城區東華門街道多福巷社區、西城區廣外街道灣子社區等9個社區。為每個社區配發的100個應急包將立刻由專車運往,並為熱心居民、基層代表發放到戶。
而早在2011年,雲南省成立了“省防災應急‘三小’工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始為全省第一批157.5萬戶家庭發放應急包,裡面有手電筒、創可貼、紗布繃帶、礦泉水、壓縮餅干、消毒棉簽、哨子、多功能鉗子8種物品。
“相對於發放應急包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讓消費者掌握一定的逃生和自救原則,因此這次的發放將採取先培訓后配發的方法實施,目前已有部分區縣開始開展首批的培訓。”上海市防辦有關人士在組織給消費者發放應急包時表示。
該人士認為,為應急包配發的各種工具都經過了嚴格的論証。比如,以前的應急包多配用哨子等求救工具,但在進行了多方研究后發現,一旦受災,人體較為虛弱的情況下,可能無力吹響哨子。因此此次配發的工具就改用可手搖發電的手電筒,可利用光源引導救援者的到來。此外,它還能收聽廣播。在被困的時候,隻要有收音機就能獲知外部的最新情況,了解救援的進行,以得到最好的配合。像逃生繩,設置了8米長度,一頭小的可以挂在窗戶等地方固定,一頭還可以挂在自己的腰間。一旦遇上火災或是煤氣泄漏等災害,由於火勢或煤氣都是向上走的,隻要能夠向下一層,就能達到自救效果,還能爭取時間等待專業救援人員的到來。
鏈接
國外的應急包裡放什麼
業內一些專家認為,作為經常發生地震的島國,東南亞一些國家在防震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比如,在各個大公司,員工的辦公桌下都有免費配置的防災應急箱,就是很有特色的對抗地震的手段。這種防災應急箱體積不大,內部配置略有差別,大體可以滿足地震發生時幸存人員的自救需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幸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
那麼,這種防災應急箱中究竟有哪些物品呢?最為普遍的一種包括:有加強橡膠指墊的棉線手套一副。應急食品兩罐。每罐應急食品包括:110克有鹽壓縮餅干、冰糖糖塊和熟花生米。也許這些食物的味道並不好,但熱量很高,可以有效補充幸存人員的體力和礦物質。按照說明,這兩罐食品能夠滿足一個靜止不動的成年人4天的營養需要,加上人自身在斷糧的情況下有一定的“自持時間”,將大大延長幸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飲用水兩罐,每罐340克。經過特殊處理的蠟燭兩根、火柴一盒。在其他種類的防災應急箱中,也有放置應急燈的,但大多數“防災應急箱”中放置了蠟燭。這是因為,蠟燭不怕潮濕等的影響,品質可靠,除了能照明外,還可以充當火種和判斷所處環境的氧氣含量。這種經過特殊處理的蠟燭,可以連續燃燒4.5個小時,比大多數應急燈能夠提供的照明時間都要長。超薄保溫雨衣一件。這種銀色的保溫雨衣是高科技產品,整件雨衣折疊后和一條手帕的體積不相上下,重量極輕,可以從頭到腳包裹一個壯漢。這種雨衣採用了類似美國宇航員太空服的材料,可以有效隔熱,有較好的韌性。在遭遇地震災害時,很多人在廢墟中等待救援時會面臨體溫下降的問題,這種雨衣可以有效地保持體溫,增加幸存人員獲救的希望。必要時,也可用這種雨衣制成簡易的儲水器,來保存雨水以供飲用。還有高強度尼龍袋一個。
(來源: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