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進口“威脅論”太夸張 主糧能基本自給--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中國糧食進口“威脅論”太夸張 主糧能基本自給

2013年01月21日08: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11月份,中國糧食包括小麥、玉米、大米三大作物的品種進口數量合計是1077.5萬噸,同比增長了294.5%。有人因此質疑中國糧食自給率能否守住95%的政策“紅線”,甚至引發一股中國糧食進口“威脅論”。專家表示,這類傳言缺乏事實依據,進口增長並未動搖中國的糧食安全。糧食進口的增長屬於開放市場環境下的正常現象,結構性因素是進口谷物增加的主要因素。今后要堅持糧食安全的結構性保障戰略,在保障主糧基本自給的同時適度進口國外糧食產品,統籌利用國內外市場資源。

  【 去年進口激增3倍 】

  去年糧食進口的激增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麥進口國,玉米和小麥進口也分別進入全球前10名和前20名。人們開始憂慮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受到威脅,國外更是擔心中國的糧食需求將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短缺。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介紹,根據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我國現在對小麥、玉米和大米採取關稅配額管理,關稅配額量根據安全性和國際市場影響的因素來確定。去年1-11月份,在進口增長非常快的情況下,小麥、玉米和大米的總體進口關稅配額完成了不到50%,整體進口規模尚在合理范圍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程國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在中國糧食供需比較緊張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僅小麥一個品種,中國每年進口就達1000萬至1300萬噸。去年前11個月進口1340萬噸谷物還遠不足以被稱為“狂熱”,它相當於全球2.8億噸谷物貿易量的4.7%,與韓國每年谷物進口量相當,還相當於日本谷物進口量的60%。若與中國每年5.2億噸谷物消費量相比較,它隻相當於2.6%。過於關注同比數據的統計學意義並不大。

  【 結構性因素是主因 】

  沈丹陽表示,去年中國糧食進口情況是企業經營和市場需求的正常反映。他認為,去年糧食進口較快的原因首先來自國內外市場價差增大,企業有意願進口﹔其次,企業增長飼料用糧的庫存,特別是供求偏緊的玉米﹔第三,2011年同期的進口基數非常低,進一步推高了糧食進口的增幅。

  市場分析認為,國外產品的價格優勢造就了去年谷物進口的激增。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穩定物價是中國今年谷物進口增加的最重要原因。進出口的調控為穩定物價總水平、實現宏觀調控目標發揮了重要的積極作用。這不意味著中國的谷物對國際市場高度依賴。

  程國強指出,谷物進口的增加是通過國際市場進行品種調劑的體現,是一種結構性的調整。我們的市場是有管理的開放的市場,進口具有競爭優勢的產品是品種結構性調劑的需要,與往年相比,其規模也比較正常。

  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也認為,進口增長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飼料用糧、工業用糧的比例在不斷提升,特別是一些高端優質的大米、優質強筋弱筋的小麥需要適量進口作為調劑。

  【 堅持科學的安全保障戰略 】

  專家們一致認為,進口激增並未動搖我國的糧食安全。然而,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人口大國中國長期的艱巨的政策目標,需要高度重視。

  程國強分析,人多地少、農業資源緊張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立足基本國情,應當堅持結構性的糧食安全保障戰略。一方面,首先確保主糧自給的底線始終不能動搖,要重點保障稻谷和小麥兩個主糧產品的基本自給,將溫飽的飯碗牢牢抓在自己手中,這也是95%政策“紅線”的意義所在。另一方面,統籌利用國內國際資源,適度而穩定地從世界市場進口如玉米、大豆等糧食產品及資源型產品,以調劑糧食品種余缺、緩解國內農業資源緊缺壓力。建立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農產品供應鏈,需及早進行規劃布局。

  程國強強調,國內糧食基本自給不意味著不需要進口,過分強調過高的糧食總量自給率既不現實,也會使中國付出極大的資源、環境和經濟代價。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徐小青介紹,目前中國的耕地達到18.3億畝,但高標准旱澇保收的農田僅有8億多畝,印証了適度進口的必要性。

(責任編輯:聶叢笑、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