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寬鬆政策,還將與目前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房價繼續高漲、經濟泡沫加劇等難題疊加,增加了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的變數。如何在‘貨幣寬鬆的傾巢之下,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將是未來幾年宏觀調控的最大難題。”
全球經濟危機的陰影,似乎比預料的長了許多。在諸多嘗試之后,全球還是沒有找到擺脫經濟低迷的良策,迫於“穩增長”、保就業的壓力,各國隻好殊途同歸,再次採用“屢試不爽”的絕招——推行貨幣寬鬆之策,進入競相降息的通道。
剛剛上任不久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除了在釣魚島問題上繼續態度強硬之外,也祭出讓全球驚詫的“安倍經濟學”,加入到全球貨幣戰爭中來。上周,日本央行公布利率決議,宣布上調通脹目標至2%,同時作出無上限資產購買的承諾,將從2014年開始每月買入13萬億日元金融資產。此前,歐洲已經通過了“直接貨幣交易計劃”﹔美國開啟了“無限量購債”。顯然,在美聯儲的QE政策的示范效應下,全球各國都准備開足馬力,大肆印鈔。
在去年10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明確表示,QE3將促進美國經濟增長、減少失業、支撐美元、保護存戶,為達此目標,美國極寬鬆的貨幣政策將維持到至少2015年中旬。伯南克為全球量化寬鬆設定了一個長達三年之久的時間范圍。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之一,中國的立場應該很清晰:美國的QE3政策對我們不利,美聯儲的舉措是對全球經濟不負責任,將會影響到全球,特別是像中國這樣的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國家,美元貶值將侵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價值。與此同時,由於全球各國加入到“無底限”的量化寬鬆的大潮之中,可以預料,大規模流動性將推高全球資產價格,一場涉及全球范圍內的資產泡沫壓力將會卷土重來,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料進口國之一,中國的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難以避免。
對於由各國央行加入的全球競相寬鬆的后果,德國央行行長日前警告稱:“讓央行承擔更多的責任並迫使央行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一輪全球性的競爭性貨幣貶值。”
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雖然已具備較強綜合國力,但依然無法在全球“一體化”的貨幣寬鬆政策大勢下,保持獨善其身的、與世界主流貨幣不同步的貨幣政策。這就是說,未來三年,或者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至少中國的貨幣政策需要向美國看齊,實行適當的、符合中國國情的、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
對中國來說,全球貨幣寬鬆帶來的挑戰一是人民幣被動加速升值的風險,二是對外貿易出口,以及外貿平衡的問題。有數據顯示,歐美日競相“放水”,這加大了人民幣兌美元等貨幣的上行壓力,在美聯儲宣布QE3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路上漲,一度觸及半年多以來的盤中高點,此種壓力,今年或將進一步加強。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由於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的趨勢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難以扭轉,可以預料,無論是2013年,還是之后的數年,中國對外貿易的價格優勢,將受到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雖然中國一直試圖保持人民幣穩定的、合理的升值,但這種壓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更加巨大,無論如何,中國不能大步退讓,還是必須保持好人民幣升值的穩定步伐。並進一步減少貿易順差,增加進口,以盡力化解決貿易不平衡的現狀。
在外部環境越來越不利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更多地利用內部市場,抓住國內經濟轉型的歷史性機遇。全球貨幣政策的寬鬆化,恰恰倒逼著中國經濟必須轉型升級,減少對外依賴程度,全力擴大內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國內的人均消費能力,增加環保投入與節能投入,切實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與此同時,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寬鬆政策,還將與目前的通貨膨脹壓力增加、房價繼續高漲、經濟泡沫加劇等難題疊加,增加了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的變數。如何在“貨幣寬鬆的傾巢之下,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穩定的增長”,將是未來幾年宏觀調控的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