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從30萬噸到300萬噸,到底做沒做環境的可行性研究?環保局說沒做,企業說做了,雙方在角落裡爭執起來。鋼廠到底做沒做環評,環保局的人本應脫口而出。沒想到記者一問之下,環保局和企業的人竟然會湊在一起現場商量答案。看樣子沒商量妥,最后竟一起走掉了。看來,振興鋼廠和環保局的關系真不一般。
陳集鎮副鎮長告訴記者:“我們陳集鎮經濟發展還可以,因為我們企業這一塊發展比較可以,我們在全市這一塊排在第二位。財政收入可以說比原來(三年前)翻一番了。”
財政收入高,干部有政績。而陳集鎮產值增加,收入翻番的轉折點恰好就是鋼廠擴建,這就不難理解鎮裡為什麼不惜違規,千方百計也要擴建這個企業了。
鎮裡干部反復強調,鋼廠的合法手續是在2009年就辦好的。為什麼?因為2009年,國務院出台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決定,而當年振興鋼廠的兩台小轉爐就都在淘汰之列。但是緊急擴建之后,它轉眼達標,不僅沒有被關停,產能反而更大了。
國家限產的同時,地方拼命擴建,這是時間上的巧合,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在是需要有人給出合理的解釋。 (來源:央視網)
![]() |
(責任編輯:李海霞、喬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