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城管不是褒義詞,常常與抄攤兒、打人聯系在一起。但是,查詢近幾年的本市公務員招考信息,幾乎每年都是城管最熱門。那麼,如此遭人擠對的工作,為何還會吸引這麼多高學歷的年輕人投身其中?晨報記者為此採訪了一些近年來通過公務員考試的城管隊員,還原一個真實的城管工作。
城管·現象
連續多年是公招考試熱門
今年1月16日是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網上報名最后一天,從報考人數來看,最受歡迎的是昌平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監察員、海澱區地方稅務局的納稅服務、朝陽區稅務局的稅源管理三個職位。報考昌平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的監察員職位的考生高達1757人,而總共招考15人,競爭比例達到117比1。
這已不是考城管熱的第一年了,2012年公務員考試網絡報名第一天,拔得頭籌的正是海澱區城市管理監察大隊監察員職位。再向前追溯,2010年、2009年,近幾年的公務員考試,部分城管職位都炙手可熱。
在記者接觸到的以往通過考試錄用到城管系統的年輕隊員中,他們的大學專業是完全不同,有的是學廣告專業,雖然喜歡廣告設計,但是熬不住公司裡強烈的競爭氣氛﹔有的是學會計專業,沒去做一名會計,最終到城管做了一名內勤﹔有的是學法學專業,放棄了律所、外企,立志投身城管事業。
對於報考城管成為熱門,得到較多認同的理由有:城管是公務員待遇,解決戶口自不必說,而且招考人數多,很少要求社會經驗,考上的機會更多。而另一方面,不少考生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以為城管的權力不小,以為干城管就是管管小商小販很輕鬆,以為隻要混上了公務員就萬事大吉,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老城管隊員表示,選擇城管職位,意味著選擇了奉獻。
城管學歷比例
以2010年為例,當年本市城管執法系統5532名隊員中,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數已經達到了96%。
城管·答疑
為什麼會出現考城管熱?
在東華門分隊,近兩年招考了9名新城管隊員,其中有6名碩士,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才充實到了城管隊伍中。近年來,隨著城管職位年年都是熱門,高學歷的城管隊員比例進一步提高。
北京行政學院政府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剛教授表示,城管1997年試點成立,人員起初是從工商、市容等部門抽調組成,陸續還有不少軍轉干部,年輕大學生並不多。現在年輕人熱衷報考城管是一件好事,高學歷高素質年輕化的趨勢,對塑造城管形象、文明執法都有很多幫助。
長期以來,城管給人的印象是粗暴,但是為何還有眾多考生報考?吳剛從自己多年來和城管接觸的經歷分析,一方面是城管隊員在基層管理一線解決了很多問題,越來越受政府重視,另一方面城管工作很鍛煉人,此外招的人比較多,考中機會大也是一個原因,“對於熱考城管的現象,應該鼓勵。”
當城管要做好哪些准備?
記者也接觸到一名城管隊員,在京郊做了三年村官,后來考到城管工作。來之前他沒有多想,本以為村官都能做得來,還有什麼苦不能吃,但是這位年輕人一直沒有適應過來,最終調離了城管。“每天要面對不同的人,要處理很多繁雜的事情,而且專業不對口,真有點不適合我。”這位隊員說,他還是喜歡能多在辦公室裡工作,他也以自己的經歷提醒報考的考生,一定要充分了解城管工作,考慮清楚適不適合自己,以免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反而不利於自己發展。
吳剛教授表示,這位隊員的狀況很有代表性,有的城管分隊隊長和他聊過,新招的隊員“不太好用”。吳剛發現現在有一些年輕的城管隊員不願意到街面去巡查執法,都在辦公室坐著,“城管就是要在街面上和群眾多打交道,每個隊員都是代表政府幫著群眾解決問題的。”吳剛提醒報考城管職位的考生,城管工作不是在辦公室裡呆著,冬天冷夏天晒,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大多數還是困難群體,做城管隊員一定要具備責任心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城管·代表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市民,對於城管的工作內容,大家最多的答復就是查抄小商小販。但是實際上,城管的工作遠不止查處無照經營這麼簡單,工作的辛苦和強度更是不為人知,得到的理解也不夠。選擇城管職位,其實意味著選擇了奉獻。
案例1 入行半年的小城管
楊格 “好像沒有城管不管的事兒”
為城管拒了國企外企
楊格是中國政法大學的畢業生,法學專業,到東城城管東華門分隊工作不到半年。去年的這個時候,她正是眾多熱考城管考生中的一員。楊格記不清最初有多少人報考東華門分隊,隻記得最后有20人筆試合格,入圍參加面試,競爭4個城管隊員的崗位,5比1,最終她和另外三名年輕人脫穎而出。
“考試我覺得並不難。”楊格說,上學時她並沒有要做公務員的想法,直到后來參加了外交部舉辦的一個學生活動,她的職業方向中才多了公務員這個選擇。在2011年底國家公務員考試時,她報考了外交部的一個崗位,最終她的筆試成績差了一點點,沒能入圍面試名單。但是這次考試經歷,為她參加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積攢了經驗。
在考城管之前,楊格也在尋找其他工作機會,法學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集中在公檢法系統,楊格說她曾經在法院實習過,對工作內容和形式都比較熟悉,而且公檢法的很多崗位要求碩士學歷,還要通過司法考試,楊格的條件不夠,但是城管分隊的要求和她的條件吻合,“要求是法學專業,和我對口,只是多了一行說明,建議男生報考。”
楊格還接到了一家國企和一家外企的錄取通知,在很多人看來,這兩個工作都比城管工作要好得多,但是楊格都放棄了。“我這個人喜歡有挑戰性,希望嘗試不同的工作,而且城管分隊的錄取通知是第一個來的。”就這樣,楊格穿上了城管制服。
遇到的大多是弱勢群體
在入職培訓時,老師讓大家談談對城管的認識,很多新人和楊格的看法一致,以往都或多或少了解到城管的負面新聞,對城管存在誤解,“而到了這個隊伍裡才發現,城管和傳說中的不一樣。” 昨天上午,記者在故宮神武門外廣場見到楊格時,這位蒙古族女孩一臉陽光,正和老隊員在廣場前巡查,規范路邊擺攤的無照商販。一個商販看到她就跑,端著一鍋蒸玉米,遠遠地站到馬路對面躲避。“在學校裡覺得,執法人員是警察那種狀態,對違法者應嚴格查處。”但是城管每天遇到的無照商販大多是弱勢群體,楊格發現老隊員們執法都有方式方法,完全沒有傳說中“抄攤兒”的行為。
同樣出乎楊格意料的是,城管管的不僅僅是小商小販,管的事兒很復雜,有一回送到分隊一名流浪乞討人員,兩位城管大姐拉來凳子,端來熱水讓對方休息,還幫著聯系救助站。“現在感覺到,好像沒有城管不管的事兒。”楊格說,最累的是“十一”黃金周,她在神武門前站了一天,眼前無數的游客經過,晚上到家就睡著了,“第二天看報紙得知,故宮當天游客18萬人,估計怎麼也得有12萬人從我眼前過去吧。”一天中楊格做得最多的就是給游客指路,上午還精力十足,下午嗓子就說不出話來,“看到幾十米外有個商販,往那兒走的路上就被問路的游客攔下好幾次。”指路時遇到說英語“半吊子”的韓國游客,會說韓語的楊格直接用韓語為對方指路。
對於選擇城管這個職業,楊格說家裡還是比較支持的,“我姥姥喜歡我干這個工作,不用天天面對電腦,每天可以晒太陽,姥姥覺得很健康。”畢業之后大學同學聚會,同學們也對她的工作很好奇,“我把我的工作和他們分享,告訴他們城管其實是什麼樣子的,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知道真實的城管工作。” 楊格說。
案例2 出過書的名城管
宋志剛 “從鄙視城管到當上城管”
挨過各種方言的罵
在北京的城管隊伍中,知名度最高的城管隊員,恐怕非海澱城管分隊的宋志剛莫屬了,他就是《城管來了》的作者。
宋志剛也是個“80后”,2008年宋志剛考取了公務員資格証,看到海澱城管大隊招人,抱著試一試的看法報了名。宋志剛讀的是警校,臨到大學畢業發現,在就業壓力面前,“隻要混上公務員,就是掃大街都干。”宋志剛說,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機會,還有勞教、郊區派出所等一些機會,但是這些基層單位,宋志剛覺得不適合自己發展。
宋志剛從小就立志要做出一點事業,上學時他看到、聽到的城管負面新聞很多,經常看到外地的城管打人了,搶東西了,或是干了什麼壞事,宋志剛特別恨城管“抄攤兒”,也在網上論壇裡跟帖批評城管。是否把自己曾經鄙視過的城管當做自己的職業,宋志剛也猶豫過,“曾經上網一搜,有關城管的前五頁網頁都是罵聲。”不過,這些帖子很少涉及北京城管,宋志剛最終下定了決心,成為了在中國硅谷執法的一名城管隊員。
剛穿上制服沒幾天,宋志剛就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一個不受歡迎的符號。在日常執法中,挨過各種方言的罵,幫生病的老外找醫院,馬上就有人圍觀,“城管干嗎呢,要打老外了?”幫人指路時,卻被感謝“謝謝警察同志!”這樣的不被理解的日子過了好一陣子,宋志剛有些郁悶。
同學聚會總被擠對
同學聚會時,宋志剛經常被擠對,“神馬給我三千城管如何如何,神馬中國承諾不率先使用城管,大家都覺得我的工作惹人討厭。”大家一起吃火鍋時,白菜吃完了,同學就讓他趕緊上街從小販手裡抄一棵去,“雖然是玩笑,但反映出大家對城管的不理解,真正當了城管,才發現工作有多麼難做。” 宋志剛說,城管其實還有很多服務的職責,比如為社區居民服務,暖心便民等。現在在日常工作中,城管主動與老百姓接觸,城管開放日邀請居民到城管隊了解情況,零距離接觸,增加理解。
“干一行,愛一行。”宋志剛說,如果不當城管,他可能一輩子都是個無知的憤青。指導員說得好:“這個工作能讓你變成一個完人。要麼完美,要麼完蛋。”宋志剛說,做城管必須要有抗壓能力,能承受外界的不理解,還能忍受委屈,要不然當不了一個好城管。去年底,宋志剛升職了,當了副隊長的他感到肩頭的任務更重了。
案例3 已經離職的老城管
陳超 “真的不是缺什麼就去抄什麼”
第一天上崗心就要碎了
陳超(化名)是名已經離職的老城管隊員,看到現在這麼多年輕人熱衷報考城管,他感覺真是形勢變了。“當年我想去公檢法系統但沒去成,隻能到城管來工作。”陳超說,到城管工作有些不得已,他那會兒還是先考北京市公務員資格証,然后持証再報考機關單位的相應崗位。陳超以前對城管並不了解,后來的經歷讓他知道了什麼是吃苦。
時至今日,陳超依舊對他第一天正式上班的情景記憶猶新。“第一天上崗,就趕上了上24小時連軸轉,我的心都碎了。”陳超顯然對城管工作的辛苦毫無准備,他什麼都沒帶就去上班,中午得知晚上回不了家,臨時去2元店買了洗漱用品。當時正是國慶保障前夕最要勁兒的時候,讓陳超沒想到的是,晚上7點多,他和其他隊員一起出動去“清大件”,“我都沒想到,竟然是去搬路邊的大石頭、廢棄物,就和搬運工苦力一樣!”陳超一直忙活到深夜,搬最后一塊的時候,他還把自己的手指頭戳了。
當坐上執法車返回的時候,陳超坐在五十鈴貨車的后座上,看著車窗外光鮮琉璃般的霓虹燈,心裡特別淒涼,“我就問自己,這就是你費那麼大力氣考進來要干的工作嗎?”陳超當時暗下決心,絕對不能這樣繼續下去,一直在想辦法改變。而這些苦,沒有穿上城管制服前,旁人是無法知曉的。陳超說,有的單位隻要干活就會讓大家看到,但是城管就不一樣了,日常都很忙,但是公眾看不見。
換了工作才知道城管最苦
春節前,陳超和幾個原來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小聚。再見面時,他們都有了新的變化,通過調動、遴選,同事都先后離開了城管系統。“大家都有一個感慨,到了新單位后發現,不論發展前景如何,工作壓力一下子少了。”陳超說,城管常常加班,尤其是一到節假日就停休,永遠和家人的生活規律不合拍,而到了新單位,同樣是公務員,每天都能正點上下班,“春節也休息了7天,我工作以來就沒享受過這待遇。”幾個同事的感受頗為一致,以前在城管每月統計加班都是近百個小時,而現在的單位很少加班。
為什麼這麼辛苦的工作,還有這麼多考生報考?陳超認為,城管是公務員是一個因素,根源還是在於人們對城管這個職業的不理解,或者說是了解得不全面,以為城管的權力很大。陳超的家人在他剛工作時,也認為他的工作就是“家裡缺什麼就出去抄什麼”,直到后來才知道做城管非常辛苦、付出多、回報少,而且城管工作的透明度非常高,沒有肆意侵佔他人財物的權力。
“新聞報道城管的問題、違法事件很多,但報道城管和警察一樣日夜堅守、為維護城市環境秩序作貢獻的內容很少很少,因此大家會以為城管就是穿著制服為非作歹的隊伍了。”陳超說,社會對城管的誤讀、誤導造成了求職者的片面理解,“城管不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利益,但是相比其他工作,城管更能鍛煉人。”
本期策劃 劉瑩 本版撰文 晨報首席記者 王彬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