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和土地出讓金出現連續性上漲,房地產市場迎來一輪“暖冬”行情,引發了人們對政府調控政策走向的種種猜測。對此,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出“定音”,明確“支持自住需求、抑制投機投資性購房是房地產市場調控必須堅持的一項基本政策”,並要求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嚴格執行並完善有關措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經過連續幾年的調控,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上發生積極變化,投機投資性需求得到抑制,各地房價都不同程度地出現漲勢放緩、漲幅回落、價格鬆動,樓市泡沫得以逐步擠出。但是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決定了熱點城市和中心城市住房供求緊張格局難以根本改變,一些地方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房地產業,“去房地產化”和貫徹房地產調控政策的積極性不高,再加上充裕的流動性、大量民間資本的進入,導致房價有如彈簧,隨時可能反彈。從各國發展經驗看,嚴重脫離消費需求的房價飆升將對國民經濟產生致命風險,日本的泡沫經濟和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前車之鑒,我們必須時時謹記,決不能重蹈覆轍。
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任何時候都不可鬆懈。態度上要堅定不移,措施上要多管齊下,最重要的還在於如何防止“空調”。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五項措施中,第一項就是“問責”。此前調控中也對地方政府提出了房地產市場調控和住房保障職責,但約束力不強,建立健全穩定房價工作的考核問責制度勢在必行。此外,各地也要重點研究地方經濟發展“去房地產化”的課題。日前有報道說,上海借房地產調控之機實行“治本之策”,大幅減弱房地產依賴的同時實施轉型戰略,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新型服務業的發展,2012年第三產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達到82.7%,房地產業的貢獻率則從2009年的20.4%降至2012年的3.3%。上海的經濟結構調整出現新突破,既是扎實貫徹國家調控政策的結果,也是實現發展轉型的理性選擇,其經驗做法值得研究借鑒。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