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至右,民政部部長李立國、民政部副部長姜力、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
聲音
有沒有一個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的考慮或工作安排,我扼要回答一個字“無”。
——民政部部長李立國
烏坎村民主選舉不是獨有的,它已經是我國農村廣大農民參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最廣泛的實踐形式。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
現在政府所壟斷的部分就是運尸、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政府壟斷部分長期是處於虧損和政府補充狀態的。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
數字
1300多億元
城鄉已經有效地保障了7400多萬人的基本生活,中央財政和地方各級財政去年支出社會救助資金的總量達到1300多億元。
30萬
我們在民政服務領域和一些社區、社會組織,以及相關領域的社會服務中,開發的社會工作崗位已經超過7萬,從事專業社工的人員已經超過30萬。
985.2萬
從2009年到2011年,民政部門共受理城市低收入家庭認定申請985.2萬戶,認定符合條件家庭745.9萬戶,約佔申請家庭的75.7%。
“此次浙江省大規模死豬事情,據說是因為付不起火葬費,所以才把它們江葬了,請問是不是這樣的?”3月13日上午10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發布會,一位記者的提問引發現場一陣笑聲。
這是主題為“保障基本民生,發展社會服務”的發布會的一個小插曲,民政部部長李立國,副部長姜力、竇玉沛就低保制度、民主自治、慈善監管、養老保障、社會組織等與民生相關的問題一一作答,當然,對殯葬收費問題也做了解答。
【低保制度】
低保工作誤差率4% 五措施防關系保
針對目前城鄉低保中出現的“關系保”、“人情保”等問題,李立國說,根據審計署的審計結果,我國低保工作誤差率為4%,“在國際上是比較低的”。
“即便這樣,我們也要正視問題,看到差距。”李立國說,一是鄉鎮和街道對低保申請對象要逐一調查核實,組織民主評議,城鄉社區、村居委會協助工作。二是縣級民政部門按照不少於30%的比例進行對低保申請對象入戶調查,審批后在政務大廳和申請對象所在社區長期公示、接受監督。三是建立和暢通反映與投訴渠道。四是對最低生活保障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實行備案,單獨審核。五是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建立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將低保申請家庭的收入和財產信息提交車輛、証券、儲蓄等部門進行信息比對。
【民主自治】
98%村委直選 6億農民參加
談及中國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姜力說,我國農村58.9萬個村委會98%以上實行直接選舉,村民平均參選率超過95%。到今年末,全國將有6億農民參加直接選舉。“這是世界上涉及人數最多的直接選舉。”她說,村委會選舉廣泛採取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普遍設置秘密寫票處,農民可以按照自己意願選舉當家人。民政部正廣泛征求意見,研究修訂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指導基層民主政治建設。
【慈善監管】
快推慈善立法 監管社會捐贈
關於慈善的管理,竇玉沛說,“我們將加快推動慈善立法,同時報請國務院出台規范性文件,用行政手段解決當前慈善事業存在的問題。”他說,民政部將進一步培育發展慈善組織,即將成立中國慈善聯合會,作為慈善組織的聯合性、樞紐性組織,起到協調、互動、自律和維權作用。
他表示,要創新慈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發揮微慈善等新型慈善形式的作用。進一步營造有利於慈善發展的氛圍,弘揚慈善文化。
對於社會捐助資金的監管,李立國說,這部分資金將從三方面監督:一是由民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資金使用情況、使用效果進行專項檢查。二是紀檢監察、財政、審計等部門對劃撥到位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監察。三是民政部門對捐贈資金使用,在基層單位和管理環節嚴格要求公示。
【養老保障】
到2015年養老床位千名老人30張
竇玉沛強調,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發展社會養老服務刻不容緩。他說,民政部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十二五”工作的重中之重。包括加快制定、完善相應法規政策,加大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制定落實老年福利制度,力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補貼,建立優秀養老護理員隊伍,在全社會大力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等。
“到2015年,養老床位要達到每千名老人30張,城市社區為老服務覆蓋率要達到100%,農村達到50%。”竇玉沛說。據透露,去年底全國達到390萬張,每千名老人是20.6張。
【社會組織】
探索發展一業多會 加強依法監管
李立國表示,行業協會商會探索發展一業多會,對四大類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組織)實行民政部門直接登記,不再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管理制度改革以后,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的范圍、步伐、力度會加大加快,會把一些事務性的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他說,民政部門主要通過三方面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管:一是修訂行政法規,把社會組織的資金、活動、行為都納入監管。二是促進社會組織活動公開透明,增強行業自律。三是加強信息平台建設,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共同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記者 趙怡雯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