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元名表老是慢半拍 商家:都是磁場惹的禍--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數萬元名表老是慢半拍 商家:都是磁場惹的禍

2013年03月14日14:23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修表牛人:機械表誤差國標、歐標都有明確標准,全推給磁場不靠譜

  消保委:商家維修工單應該寫具體,確保消費者知情權

  數萬元買來的名牌表,幾個月下來,發現慢了幾分鐘。名表也會走時不准?消費者第一反應是花大錢買到了次品。商家經過檢查告訴他:“質量沒問題,表‘帶磁’了,做個消磁就好。”幾個月后,手表再次走慢,商家依舊說就是磁場作怪。幾趟下來,一場消費糾紛爆發了。

  記者從杭州下城區消保委了解到,去年,接到一些對名表的投訴。“雖然投訴數量不是很多,但是價值高,而且處理難度大,其中涉及到走時不准的投訴就有多起。”相關負責人說。

  名表成了“慢郎中” 商家:都是磁場的錯

  2012年底,下城消保委受理了這樣一起投訴:張先生買了一塊瑞士名表,用了一段時間,他發現這塊名表出了毛病——走慢了三四分鐘。

  張先生找到商場櫃台,工作人員拿去修了一下,當時表校准了。過了兩個月,走時不准的問題再次發作。“當連續修理了3次后,還走慢,我要求更換。”張先生說。

  在消保委工作人員介入調查和協調后,商家說:“消費者的手表就是帶磁了,隻要消磁就好了,並不是質量問題啊。”

  無獨有偶,一位女士也投訴花數萬元買的手表老走不准,去修理,對方說沒有質量問題,也是“帶磁”了。

  在採訪中,一家大商場鐘表飾品區的周主任告訴記者,排除質量因素,走得不准往往是因為中了磁場的招。他表示,電視機、音響、手機等電子產品帶有磁場,皮包的扣子部位也有磁鐵,“還有不少人喜歡打麻將,機麻的磁場影響也挺大的。”

  因為手表裡鋼質的零件很多,所以容易被外界磁場所磁化,一旦手表被磁化,就會影響手表的走時精度。外界磁場的強度和接觸磁性東西的本身磁強度、接觸的距離都有關系,磁性越大,接觸距離越近,手表被磁化也就越嚴重。

  修表牛人:防磁材料很普遍,別把錯推給磁場

  “現在別說三四萬的表,就連三四百的表都是用防磁材料做的,因為磁場原因造成走時不准,我認為這種解釋不靠譜。”杭州修表師傅邵光明修表40年,經他手的名表不少,“歐洲大廠(大品牌的機械表)的標准一般是每日誤差正負15秒,中國的國家檢驗標准是每日誤差正負35秒都屬合格。幾個月累計走慢三四分鐘,算起來每天的誤差是兩三秒鐘,這樣的機械表算是走時精准的。”

  “消費者會覺得質量有問題,是對名表的期待值太高。”邵師傅說,確實有的表一直走時很准,他自己就有一塊上海表一兩年累積誤差不到一分鐘,這主要看手表出廠時校對師的技術高低,技術越好調得越准誤差就越小,“擁有瑞士天文台認証的頂級機械表每日誤差正負6秒,而普通石英電子表每日誤差小於0.5秒,如果只是要求走時零誤差,三四萬的機械表可能還不如三四十塊錢的電子表,因為兩者的工藝、技術完全不同。”

  再貴的機械表也是需要校准的,機械表表盤后面有校對的裝置:快慢螺絲,可以調緊或放鬆。但是,邵師傅建議,若問題不大還是不要去折騰。

  消保委:商家應讓消費者了解維修內容

  “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提高了,但消費保養認知還是有所欠缺的。”對這些名表投訴下城區消保委相關負責人說,銷售人員應當將保養知識及正確使用方法向消費者提前明示,以免消費者使用不當,這是對消費者知情權的維護。

  在處理這些名表投訴糾紛中,商家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很多品牌在給消費者修理名表時,工單寫得太含糊,“讓消費者一兩個小時后來取,工單上就寫著‘保養’兩個字。你的保養到底是做了什麼,只是消磁,還是有其他的維修,得讓消費者明明白白。”該負責人表示,工單不應該遮遮掩掩,“必須保証消費者的知情權否則消費者不認可你的維修,雙方容易產生分歧。”

  機械表是否帶磁,可以自測

  怎麼判斷你的機械表是否“帶磁”?邵師傅教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以某一個時間點為准(比如中央台的新聞聯播時間),連續三到四周對手表進行校准,並記錄時間誤差。

  無論誤差時間多少,如果誤差是非常不穩定而且不規律的,比如一會兒慢30秒、一會兒快1分鐘,那麼走時不准很可能是因為“帶磁”引起的,最好送去消磁。目前,商場手表專櫃的消磁是免費的。

  除此之外,機械表走時快慢變化與環境也是有關系的。根據物體熱漲冷縮原理,溫度升高時,控制機械表走時精確度的游絲變長,擺動頻率變慢,慢差就加大﹔反之變快。所以,一般到夏天,手表走得慢些,冬天變快些。質量好的機械手表,誤差相對小。記者 陳聿敏

(來源:錢江晚報)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