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14部X光機協助奶粉限購 民眾:搜毒品嗎?--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香港海關14部X光機協助奶粉限購 民眾:搜毒品嗎?

劉永剛

2013年03月20日07:28    來源: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手機看新聞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3月1日起,香港對離境人士所攜帶出境的奶粉數量限制為每人不得超過兩罐,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等待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與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與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與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與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的水客聚集在廣場前,與水客頭進行交易。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

  2月28日,深圳羅湖口岸,深圳水客從香港拖帶大批奶粉過關,搶在奶粉限帶令生效前囤購港產奶粉。

  兩罐奶粉,50萬港幣,兩年監禁。

  3月1日,奶粉出口限制令在香港實行:離境人士所攜帶出境的奶粉每人不得超過1.8公斤(相當於900克包裝的兩罐),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50萬港元及監禁兩年。

  3月2日,深圳各口岸共截獲10宗違反規定的個案,最多的一宗有15罐奶粉,拘捕8名港人和兩名內地人。為能發現多帶奶粉者,香港海關調派200人,在9個口岸加強搜查工作,並設置了14部X光機協助。

  有內地民眾笑言,這更像是搜毒品。

  這個被稱為“香港第一個針對非違法違禁品、非法定儲備物資的出口禁令”不僅引起了內地民眾的不滿,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胡漢清也在北京表示,新規不符合基本法115條有關保障自由貿易的條款。

  其實,早在2012年年中,當有人提出要限制內地人在港購房的提議時,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就指出,“香港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如對外來人士做出限制,必須小心研究。”

  在多數人眼中,香港現在的做法有些“不厚道”。

  “那麼多內地游客赴港給香港經濟的幫助絕對是最大的,為什麼買兩罐奶粉還要坐牢?”公眾的疑問很直接。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譚耀宗坦言,內地赴港個人游的確對香港的經濟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奶粉和其他產品不同,它就像成人的大米,如果在香港這個小地方,奶粉不夠供應本地的需求,香港的媽媽們就開始緊張了”。

  事實上,從2007年開始,每年的春節前后,香港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奶粉短缺。“當時政府就找批發商了解情況,詢問是否可以保証香港本地媽媽的奶粉,批發商說沒問題。”譚耀宗表示,但后來還是有很多人買不到奶粉,港府為此還成立了需求熱線,買不到可以打電話求助。

  當時,政府主要通過與供應商、零售商溝通確保供應,並敦促供應商利用“商業制裁”打擊藥房、超市對水貨客的幫助,但同時部分水貨客的活動“未至違法”,“我們不可用執法的方式處理”。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

  “但奶粉短缺的情況並未得到緩解,后來港府認為,如果沒有法律規定,執法部門很難做,最后就考慮香港出台一個商品說明條例。”譚耀宗坦言。

  “限制令只是臨時的做法”

  《中國經濟周刊》:從提出到正式修正,僅26天,公眾咨詢為期12天,其中7天屬於公眾假期。限制令的出台為何如此之快?

  譚耀宗:這個限制令是先“訂立再審議”,因為香港有些法律,如果單靠立法會的研究會要經過一個長時間的立法程序,所以有時候需要行政機關在短期內決定何時開始執行一個法例,之后再拿到立法會去審議。如果立法會討論不同意就失效,如果同意就繼續下去。因為奶粉不是一般的商品,如果市場逐漸穩定的話,限制令就不會持續下去,這只是臨時的做法,但短期內效果會很明顯。

  《中國經濟周刊》:當時跟內地的政府部門溝通過嗎?

  譚耀宗:我們不清楚,因為這是行政部門的事,我們只是看香港市民的意見是什麼,政府有什麼解釋,現在的問題出在哪裡。

  《中國經濟周刊》: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市場,對奶粉的限購,是不是會違反一些自由貿易協定?

  譚耀宗:港府解釋過,自由貿易協定也可以在某種情況下對某種商品做一點限制。有人說是不是跟基本法有點不一致,這些事情我們要繼續討論。我們會密切注意這個事情,如果市場供應趨於正常了,我們會再想另外一些辦法。

  《中國經濟周刊》:立法會在討論的時候,有沒有反對的聲音?

  譚耀宗:支持港府的人應該是大多數的。其實這個事情,最早就是一些立法會的人員提出來的,他們認為奶粉短缺的情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必須考慮立法。一開始有人還提出不僅要限制出口,還要管進口,后來一些商界背景的議員認為這樣做會損壞香港自由貿易的形象。

  “情節很輕,處罰就會輕”

  《中國經濟周刊》: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50萬港元罰款加兩年監禁的刑罰太重了。

  譚耀宗:香港法例是這樣,它僅僅界定最高量刑。法官在量刑時,會考慮你的具體情況,如果情節很輕,罰款就會很輕。但如果是涉及大宗走私,就會按照最高量刑去處罰。

  “澳門可能也會限購”

  《中國經濟周刊》:限制令如果是短期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長期執行,它的負面效應會越放越大。

  譚耀宗:關鍵問題就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奶粉如何贏得公民的信任,不然的話,中國龐大的需求,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負擔不起。所以我們一定要解決自身奶粉的安全問題,得到老百姓的信任。這個問題不解決,香港難做、內地也難做。現在澳門還沒有限制,但下一個很可能就是澳門,因為它不限的話,很多人都會跑到那裡去買。

  《中國經濟周刊》:對內地“自由行”的城市會不會繼續擴大。

  譚耀宗:現在已經有40多個城市可以申請“自由行”,但是內地很多城市還不行,我們的標准就是選擇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但現在內地有不少的地方也要求可以把他們申請進去,現在特區政府也不敢,因為我們的接待能力有限,地方很小。

黃向軍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作者:劉永剛

古井貢酒

(責任編輯:李海霞、賀霞)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