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 中新網 張龍雲 攝
中新網3月27日電 今日,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旅游管理系教授、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王衍用在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時表示,針對目前國內旅游業提倡擺脫的“門票經濟”應該分開來看,以旅游觀光為主的景區確實要多考慮門票效益﹔多少年來景區發展都是以游為主,而這是對旅游產業淺層次的看法,未來轉型升級把六個要素充分利用起來。
眾所周知,國內旅游業雖然一直在提倡擺脫"門票經濟",打造旅游產業鏈,但包括張家界在內的一線景區,大多還是依靠門票、索道和環保客運的收入支撐其業績。被影視劇或者廣告帶火的景觀甚至也都需要另收費用。
對此,王衍用表示,張家界,九寨溝,黃山基本上就是以旅游觀光為主的,它要多考慮門票的效益,當然不是不科學的,收費過高的,它主要要盯一盯門票和纜車的收入,因為它本來就是以觀光為主的,當然這個空間區域也可以搞一些休閑和度假,到九寨溝去看水,以水為主的斑斕的世界,還有黃山就是自然奇觀的東西。張家界有的地方做得也不錯,他五嶺園區所在的地方,晚上有大型的劇場演繹,包括特的小鎮小城修得既有古朴的味道,也有時尚的功能,他們也做了延伸,但是這是經過處理的,社區是個主體的,景區是配套的,像張家界這樣的地方,景區還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性質旅游目的地,用不同的類型去考慮,這是比較合適的。就此,王衍用具體分析稱,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景區,應該把產業要素的一個是延長,還有是拓伸這個方向,都應該是目前去做的,這應該是中國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多少年來都是以門票為主,我們要進行更新,比如說吃文化套餐,住文化酒店,做那種比較有標志性的東西。現在我們很多地方不是這樣的,就是以游為主,這個做法是對旅游產業淺層次的看法,未來轉型升級把吃、住、行、娛樂、購物和交通6個要素充分利用起來,這樣產業就做起來了。(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