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滄縣小朱庄“紅色地下水”事件取得最新進展,水質檢測結果顯示,當地紅水最嚴重的區域苯胺含量超標70多倍。當天,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協助下,建新化工廠開始拆除生產車間和生產設備。“紅色地下水”事件發生后,滄縣政府邀請國家環保部和清華大學的環保專家對當地的水質進行了抽樣和初步檢測。4月7日,滄縣政府向媒體公布了水質檢測結果:小朱庄村養雞場內井水苯胺含量為7.33毫克/升,為飲用水標准0.1毫克/升的73.3倍。建新排水溝壩南的苯胺含量為4.59毫克/升,超出排污標准2毫克/升一倍多。但對於今后這一區域水污染的具體治理方案,滄縣政府沒有向媒體公布。
4月7日上午,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協助下,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縣分公司開始拆除廠房設備。記者在現場看到,滄縣派出大量警力維持現場秩序,兩輛起重機進駐企業內部首先對生產廠房進行拆除,起重機鐵臂揮舞,不停作業,幾名工人爬到廠房頂部掄動手中的工具,廠區外幾輛運載化學物品的罐車以及環境監測應急車隨時待命。
聽說矗立在村庄周邊20多年的化工廠果真要拆除,村民們走上街頭圍攏到企業附近觀看。“拆除化工廠是全體村民多年來的願望。‘誰污染,誰治理’,接下來,村民們希望各級政府能夠督促企業對地下水進行綜合治理。化工廠污染小朱庄村這麼多年,究竟打多深的機井,水才能喝,短時間內能不能把地下水和土壤治理好,村裡百姓希望有個說法。”村民朱勇博說,村裡很多人罹患癌症,化工廠應該為環境污染負責,難道政府部門就不該為自己的失職瀆職負責嗎?
近一段時間以來,滄縣小朱庄“紅色地下水事件”在網絡上成為熱點話題,很多環保人士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經濟要發展,但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經濟發展提升了百姓的生活質量,但以犧牲群眾賴以生存的空氣、土壤、地下水等生存環境為代價,無異於圖財害命。”、“地方政府應正確處理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實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走循環經濟之路,這是人類對各種環境問題進行反思而做出的一種清醒、聰明和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