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份GDP增速高於全國水平 增速現“東低西高”--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新聞>>宏觀

22省份GDP增速高於全國水平 增速現“東低西高”

種卿

2013年04月25日09: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截止24日,已有23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於全國經濟增速7.7%的總水平。與此同時,也有13個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於去年同期,顯示經濟復蘇勢頭仍緩慢。

繼國家統計局於4月15日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后,各省市陸續公布了地方GDP、CPI和居民收入等數據。截止24日,已有23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數據,各省市GDP同比增幅均高於全國經濟增速7.7%的總水平。與此同時,也有13個省份的GDP同比增速低於去年同期,顯示經濟復蘇勢頭仍緩慢。

地區經濟增速高於全國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國GDP達1188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比去年同期回落0.4個百分點,較去年四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湖南、四川在內的22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情況,且地區GDP增速均高於全國水平。

據中新網財經頻道統計,目前僅有北京地區一季度GDP增速低於8%,位列已公布的22省份數據的最后一位,而其余21省份經濟均保持較高增速,且多數地區經濟增速超過10%,其中,雲南和貴州GDP增速達到12.6%,暫列第一位。

另外,增速最低的北京首季GDP同比增長7.9%,高於全國0.2個百分點﹔且好於去年同期,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企穩回升態勢。相比去年,北京首季GDP同比增長為7%。從經濟總量來看,廣東以12612.88億元排名第一,江蘇和山東分列二三位,墊底的青海僅為356.81億元。

此外,據《新京報》24日報道,各省份公布的GDP數據也呈現增速放緩的態勢。除少數省份如雲南、福建、廣東、浙江、北京等,其他省份當季增速大都低於去年同期。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意外回落反映了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即投資效率的下滑。

朱海斌指出,雖然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依然穩健,但其為經濟帶來的附加價值一直在減少。特別是盡管經歷了近期的庫存調整周期,一些關鍵行業(如鋼鐵、水泥等)的產能過剩現象依然嚴重。大規模政府投資和國企在某些行業中的壟斷地位仍然阻礙著私人投資的進入並對投資回報率造成了拖累。經濟再平衡,特別是投資效率的提高仍未出現。

投資推高西部地區經濟增長

從數據統計中不難看出,今年一季度各省份GDP增速仍延續了此前“東低西高”的態勢,除天津、福建外,增速排名靠前的均為中西部省份。其中,雲南和貴州領跑全國,增速達12.6%﹔東部省份如山東、江蘇、廣東等地,增速普遍低於10%。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東部地區投資增速明顯下降。經過了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東部省份目前大都已經完成了工業化的進程,進入后工業化時代。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越來越大,在數據上就表現為GDP增速的放緩。

確實,中西部經濟增長顯著的共同點就是由投資拉動。一季度江西全省實現生產總值2712.3億元,居全國第20位、同比前移2位,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0.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江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彭勇平坦言,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快速增長。

據《南方日報》24日報道,在中部,在全球、全國經濟增長普遍下行的大趨勢下,今年第一季度,湖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4658.8億元,同比增長10.1%。其中,金融業和房地產業增加值均增長13%。

針對近十年來地方GDP“摻水”問題愈演愈烈,劉元春表示,這固然與可能出現的跨區域重復計算等技術原因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在目前財政分權的體制下,各地方政府仍存在追求政績工程以及互相競爭攀比的情況。在GDP的驅動下,不少地方政府過分注重招商引資,一味加大投資規模,使得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協調受到地方力量阻礙,中央的改革布局很難落到實處。

(責編:孫博洋、喬雪峰)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