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鋼鐵赤裸裸利益輸送 國資流失誰來管?--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河北鋼鐵赤裸裸利益輸送 國資流失誰來管?

鄒光祥

2013年06月04日11:13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    手機看新聞

“5年獲利超過3.5億元”,最近媒體報道的河北斯利礦業背靠河北鋼鐵(000709.SZ)的“無本”生意撕裂公眾神經。

斯利還是私利?國企利益輸送的隱秘鏈條被曝光。據媒體報道,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義芳縱容其胞弟王義平利用國有企業土地、水電及礦產資源獲利,將高品位的鐵礦石當成廢石拉走,然后再高價賣給河北鋼鐵和其它買主,從而牟取巨額暴利。

最近幾年,鋼鐵行業因其成本高企和產能過剩導致全行業微利乃至虧損。統計顯示,2012年全國納入考核的80家大中型鋼企實現銷售收入3.4萬億元,但整體利潤不到15億元,幾乎零利潤率將整個行業拉入谷底。但名不見經傳的河北斯利礦業卻賺得盆滿缽滿,每年利潤高達7500萬元。

工商資料顯示,河北斯利礦業於2008年5月成立,由自然人王義平、王雲海、何軍各自出資700萬元(合計出資2100萬元)聯合創立,性質為私企,生產廠址在河北礦業廟溝鐵礦場區內。

可以看出,斯利礦業從一開始就精心布局,其目的就是利用河北鋼鐵的產業鏈上游需求大做文章,試通過成立體外公司來完成國有資產的轉移。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王義芳在2005年12月起擔任當時唐鋼的總經理、黨委書記、副董事長。而到2008年7月,也就是廟溝鐵礦和斯利礦業的合作開始剛剛一個月,王義芳更被任命為河北鋼鐵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顯然,斯利礦業的成立可謂有備而來。

斯利礦業與河北鋼鐵的交易是赤裸裸的,並沒有絲毫的避嫌。按照一般的邏輯常識,王義平不應該出現在斯利礦業的股東名單中,其更應該躲在幕后操控。但正是這種毫無顧忌暴露了其腐敗的特點:肆無忌憚、名目張膽和貪得無厭。

從目前揭露或查處的國企“窩案”、“個案”看,國企高管的腐敗比政府官員的腐敗還要嚴重,無論是涉案金額還是腐敗手段。把公款“經營”到自己手裡,既減少風險又體現了“專業水平”。

受賄,這是官員以權謀私的做法,放到企業層面,多少顯得不那麼專業,畢竟,用經營的手段把公款變成自己口袋裡的錢,體現的也是一種“專業水平”。

河北鋼鐵赤裸裸的利益輸送觸目驚心。它表明,國有企業的腐敗也是需要高度關注的領域。一些國企領導已經不滿足於多吃多佔之類的違反財經紀律的做法,而是通過親屬等設立體外公司,與國有企業從事“無本萬利”的生意。或者通過員工持股公司,把國企與員工持股公司捆綁成左兜右兜,然后將本屬於全民的國企利益輸送到員工持股公司,最終進入個人腰包,使國企領導和員工率先分享“財產性收入”。國企員工不僅在位時要享有財產性收入,退休也要享有,甚至子女和親屬還要接著享有。

國企腐敗大多通過商業交易形式出現,其特點隱蔽而復雜。以河北鋼鐵為例,國企高管中的腐敗分子利用職務之便,濫用權力,對國有資產為所欲為,通過非法侵佔、變賣,或者以“合法”的商業形式,實現利益的轉移,使得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既打蒼蠅,又打老虎。查出國有企業裡的蛀虫刻不容緩。

(責編:達昱岐、譚樹森)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