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院38年培養5000行長 “金融黃埔”神話今難延續--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財經頻道滾動新聞

職業學院38年培養5000行長 “金融黃埔”神話今難延續

2013年06月17日13:55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38年辦學培養出5000位銀行行長

  “金融黃埔”的神話該怎樣延續

  未滿49歲的易會滿接任全球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行長,而他求學時的母校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也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據了解,易會滿出任中國工商銀行行長的消息早在5月13日已在工行內部宣布,並被媒體提前曝出。易會滿的脫穎而出被金融業界視為“逆襲”,這不僅在於此前他只是排行第五的副行長,也在於他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中專畢業生是如何從銀行最基層升至最頂層的。

  2012年11月,易會滿以校友身份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以《祝賀你們還有無窮的機會》為題為同學們作了一次報告。在報告中,他說,“作為應用型職業人才,各位同學要從基層做起,基層或許很枯燥,條件也很艱苦,但隻要擺正心態,以良好的態度去從事工作,就有可能獲得成功。”該校老師說,在與在校學生的交流活動中,易會滿喜歡以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同學們從基層做起,實現人生價值。

  有人說,浙江金融職業學院,聽起來,像個高考后給落榜生挨家挨戶發出“錄取通知書”的那種民辦學校。但打開他們官網的“校友風採”欄目,則會大吃一驚。除了易會滿,這裡還有現任農業銀行總行副行長樓文龍。樓同時還是農行執行董事。此外,還有這些名單:浙商銀行行長龔方樂、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市分行行長殷興山、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潘岳漢、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沈榮勤、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陳獻明、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行長何興祥等。更有一大批已經退休的大行省級分行行長。

  上述仍然在崗的校友大部分出生於1960年前后,1980年代初從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前身浙江銀行學校中專畢業。這些人目前處於50歲上下的年齡,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所學院現任黨委書記周建鬆介紹,辦學38年來,近百名校友成為省級分行及以上領導,其中支行副行長以上干部5000余人,學校被外界稱為“金融黃埔”。

  “我們現在培養總行行長難了”

  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副行長樓文龍曾這樣鼓勵自己的小師弟師妹們說:“盡管學歷不比研究生、博士生,但從母校畢業的高職生,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過硬的業務操作技能和良好的社會實踐能力,這是金融機構非常看重的本領。”

  這個初看有些“山寨”,再看又比較“神秘”的學校,其實有著“高貴”的出身。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的官網資料顯示,該院始建於1975年,前身為直屬於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的國家級重點中專浙江銀行學校,為浙江金融事業培養了大量人才。易會滿1981∼1984年就讀於當時的浙江銀行學校城市金融專業,畢業后的第一站是中國人民銀行杭州市分行,擔任計劃處計劃員,隨后在1985年進入工行,迄今已有28年。這些行長的共同點還在於,都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並且事業都從浙江這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起步,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然后像星星之火般散布到各個銀行和各個地區。

  “過去中專畢業就能進銀行,現在沒有大學文憑想進銀行,幾乎門兒都沒有!”因此,很多人疑問:“現在的高職還能培養出銀行行長嗎?”

  1980年代,我國的中專學校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人才,短平快,出身農村的孩子能夠一下子解決非農業戶口,而且直接可以就業,5000位銀行行長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周建鬆告訴記者,“在新形勢下,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培養方式很難再有優勢,2000年學校升為高職院校后,在辦學上依舊緊密和行業合作,50%的學生依托訂單培養就業,根據不同銀行的需求,學校的金融、會計、理財、投資等專業的學生一直受到銀行的歡迎。”

  “我們現在培養總行行長難了。易會滿的成功也有一定的偶然性。”周建鬆說。

  據記者了解,眾多與易會滿共事過的人士對其的普遍評價是,業務能力強、市場經驗豐富,此外,學習能力也是被提起較多的特質。而易會滿的校友們大多同樣具備這些特征。樓文龍在畢業之后留校任教,在學校待了十幾年時間,才開始走上金融監管職位,其從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機關團委書記起步,在監管系統內快速發展,從北京市銀監局局長的崗位調至農行。

  對於易會滿上任以及給學校帶來的眼球效應,是周建鬆沒有想到的。他說:“這是媒體挖掘出來的新聞,肯定不是我們主動炒作的品牌宣傳,更不是為了招生而做的新聞。”

  對於學校目前的教學任務,周建鬆和學校的領導班子有清晰的認識。他說:“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辦學目標不是為了培養幾個將領,如果說過去,我們培養過銀行系統裡的司令員、師長,新的條件下我們的培養目標是營長、連長、排長,甚至是工兵。比如,我們為銀行培養的客戶經理、產品經理、理財經理等都是工兵,但是目前他們在銀行系統的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貢獻最大、薪酬很高的,地位也很高,這是我們學生目前就業的主要目標。”

  在他發給記者的短信中,有這樣幾行字:“今后,我們要堅持職業教育方向,始終保持金融特色,努力提升辦學層次。”

  堅持職業教育

  適當考慮提升層次

  周建鬆還向記者透露,易會滿出任中國工商銀行行長的消息所引發的關注,首先是在學校的校友圈引發反響和漣漪。據他介紹,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校友會是省級4A級法人社團,已經存在了18年,這個社團將校友相互聯系起來,使包括易會滿在內的“草根大佬”們也常能回到學校,與90后學生交流,並且相互之間進行拜會活動。目前的校友會由已退休的原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行長徐新橋擔任理事會總會長,副會長包括農業銀行福建省分行行長陳獻明以及一位現任校領導,易會滿和樓文龍均擔任名譽會長。

  2012年11月,該校舉辦了建校37年的校慶活動,包括易會滿在內的300余位校友再聚母校,並給在校學生帶來了20余場勵志講座,交流人生經驗和成功心得。2013年2月23日,周建鬆在出席北京的一次教育行業會議之際,走訪了易會滿、樓文龍等在京的部分校友。作為上世紀中后期浙江金融業的“黃埔軍校”,浙江銀行學校畢業的校友遍布各個銀行及監管機構。

  從基層做起,長期在江浙地區工作,對商業銀行競爭體會深刻,這些共同的優勢是這批校友成長的基石。

  在去年給母校學子們作報告時,易會滿的一段話或許可以代表這些優秀校友的共同心聲:“在這個大的變革年代,我參與了、努力了。經歷了不同崗位,為我提供了巨大的機會,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感悟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真諦。”

  “我們學校有38年搞職業教育的經驗,一直潛心致力於培養職業化專業化人才。浙江省幾任主管教育的省領導,都贊成我們搞職業化的金融教育,因此近10年來,學校踏踏實實辦學,沒有想過要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但周建鬆也表示,“希望在有些行業和地區,像台灣一樣有本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從未來的發展方向看,銀行技術含量高,沒有本科文憑,門檻有時進不去。”記者 梁國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