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員家庭出身的楊秀龍,自幼多難的歷程,形成了一個獨有的品質:一旦確立了目標不再回頭,一直前行。身為北京宴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他正在聯袂廣大商家演繹“眾合力、心聯盟、共鑄餐飲長城”的精彩華章。
從侍者到行者,從行者到領者,一次又一次的蛻變,楊秀龍離自己最大的夢想越來越近。而這個最大的夢想就是:讓“中國服務”跨越“中國制造”,成為全球經濟生活新元素。
成長:從侍者開始
在楊秀龍的記憶中,1992年的青島初夏依然歷歷在目。
這位剛邁出重點高中校門的畢業生,隻因患上肺結核而被迫休養半年,這使他成為全班54個同學中唯一未接到大學通知書的人。走在濱海大道回家的路上,蔚藍的天空與波涌的大海,景色不再像往日那麼絢麗。
從小品學兼優的他,在心生中有了第一次的沉重之感:是復讀還是工作?想想家中久病不起的母親,看看出外艱辛不止的父親,身為長子的他作出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抉擇:去打工!
往事如煙。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楊秀龍,被問及當年抉擇的原因之時,這位身高186厘米的山東漢子笑得像個孩子:“我是男兒,要為家裡多承擔一些。”
青島海景花園大酒店,位於山東省青島市,被譽為中國飯店業的標杆。當年18歲的楊秀龍,幸運地被錄用為一名洗碗工。而正是這份不起眼的工作,成為他夢想啟航的第一位導師。
“那時,站在洗碗池前,餐具在手中翻轉,干得很起勁。而干了一段,便開始琢磨起來,用什麼方法可多快好省洗出最干淨的盤子。”楊秀龍回憶說。
在海景花園大酒店的18年歷程,他由一個普通的洗碗工成長為一名高層的管理者,先后供職於工程部、前廳部、培訓部、奧運接待組等12個部門。
在出任培訓中心主任期間,一向善於學習的楊秀龍,在對參觀者不斷講述海景文化時,一個想法漸漸在腦海中形成:怎樣讓海景文化可以復制?
建業:從行者開始
2009年的夏天,36歲的楊秀龍告別了海景花園酒店,懷揣著新的夢想,開始獨自闖天下。
當時,伴隨中國經貿交流的不斷擴大,一大批商務酒店在各地應運而生,但管理水平與其高檔的硬件相差甚遠。“這為我施展抱負提供了一個最佳的契機。”楊秀龍回憶說。
青島世源海景酒店管理咨詢成立之初,楊秀龍身兼總經理與首席咨詢師兩職。
短短兩年,客戶從無到有,由一家延伸到全國9家。名聲鵲起的世源海景公司,在每一個客戶身上,楊秀龍孜孜不倦地尋找做好服務業的答案。
讓顧客滿意,這句話在服務業聽到的最多,可要想每時每刻都能夠做到,就變得不那麼容易了。而培訓與提升員工整體素質,成為了楊秀龍作飯店管理咨詢的首要內容。
超越卓越,惟有創新。作飯店管理咨詢幾年下來,楊秀龍將自己的工作心得不斷總結,並梳理具有文化價值的新體系。“我們不是雇佣員工的雙手,而是武裝員工的大腦﹔我們不是要把員工培養成齒輪,而是要把員工培養成發動機。”這已然成為業界的座右銘。
“我管理過的企業雖已很不錯了,但總感覺還是有不完美的地方。”楊秀龍思考地說,“我想打造一個完全可以實現自己理想的企業,為中國服務創造一個模式。”
大成:從領者開始
在北京城西三環外的靛廠路上,有一座1.7萬平方米的經典歐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寓意祥和與富貴的群鹿雕塑大堂,異國異代風情的主題包房,萬本國外原版書籍、近百幅故宮影印和盧浮宮藏畫的陳設,綻放出中西文化的獨有魅力。這就是被譽為“美食博物館”的北京宴。
北京宴是由北京金西壹號投資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打造的中國餐飲旗艦。作為董事總經理的楊秀龍,肩負著在未來5年打造中國商務宴請第一品牌、在未來10年構建中國餐飲專業人才最大孵化基地的宏大重任。
當下的中國,餐飲業早已發生了本質的改變,美食與休閑、商務活動與文化體驗,成為主導或主流趨勢。要想在高檔餐飲雲集的北京,獨樹一幟並后來者居上,楊秀龍深知,光靠資本實力來打拼,那是遠遠不夠的。
菜品是餐飲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在起名北京宴之初,“融合菜”的定位便被確立下來。這一特色的菜系,在汲取八大菜肴的手法和工藝基礎上,再進行科學、營養、藝術的搭配,並將傳統的色、香、味、形推向極致。
文化是企業生存的奠基石。從籌建伊始,“視員工為家人、把客人當親人、視社會為恩人、把供應商當朋友、視股東為兄弟”的理念便被植入進來。這一獨有的“家和文化”,在配以師帶徒式的傳幫管理模式,為每個員工快速成長與成功提供了巨大空間,競爭軟實力得以提升。
當下的中國,其服務業僅達佔GDP41.3%,與歐美發達國家佔比73%相比,差距很大,拓展的空間更大。而全面提升中國服務水平,需要一種文化做強大的支撐。
楊秀龍坦言:“做北京宴,最終的目標是摸索中國需要的服務文化,並形成有價值的新體系,以此推動中國服務走向輝煌。”(周勇剛)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