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10日舉行,這是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的新一屆執政團隊上任后舉行的首輪對話,有望就中美經貿關系中的“老議題”進行新的磨合。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對話的經濟議題與前四輪主線大致相同,但又具有新的內涵,反映出中美經貿關系穩中有變,雙方分歧不小,但合作空間也十分廣闊。
經濟“老議題”重上會議桌
據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日前介紹,本輪經濟對話將討論三大議題:一是擴大貿易和投資合作,二是促進結構性改革和可持續、平衡發展,三是金融市場穩定與改革。這三大議題恰恰也是前四輪經濟對話的主要議題,本輪對話可以說是“舊話重提”。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記者,上述議題之所以一直佔據中美經濟對話的中心,與對話機制建立的背景和國際經濟金融格局密切相關。
他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是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開始的,而金融危機的根源是全球性經濟失衡,並且正是在金融市場最完善的歐美國家爆發。因此,結構性改革和金融市場一直是中美對話的重要領域。
就貿易和投資而言,張燕生認為,這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和中美存在廣泛利益的領域。但更重要的恐怕是中美在這一領域的爭端呈上升趨勢,需要雙方加強對話來驅散“火藥味”。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9日在美國媒體上撰文指出,有的美國人抱怨中國人搶走就業機會,盜竊知識產權,有的中國人則質疑中企赴美投資受挫和美國限制對華出口高新技術產品。
“交鋒”賦予經濟對話“新內涵”
本輪對話正式拉開大幕之際,中美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交鋒”並未收斂。
美國國會參議院10日將就中國雙匯集團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案舉行聽証會,美政府對這一中國民企收購案的態度被認為是美對中企投資開放度的試金石。
同時,本周正值美國與歐洲啟動“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協定”(TTIP)談判,中美在制定全球貿易新規則中的“較量”仍在進行。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學者陳鳳英認為,本輪經濟對話雖繼續談貿易與投資,但重點會突出投資保護,如何在中美正在談判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上取得突破,預計將成為對話的焦點之一,因為“中美雙方都感覺到到對方國家投資更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