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近日在接受中國証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有關部門近期對房地產上市公司融資政策的表態可以看到,雖然在短期內相關政策口徑並無實質性變化,但是,與宣布相關政策時相比,仍有細微差異。這種變化預示著,未來房企融資政策可能會有條件地放開。
自2010年以來,房地產企業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等事項已連續三年步履維艱。期間,不少內地房企赴港上市,從海外獲得大量融資,而國內房價依舊維持漲勢。分析人士呼吁,房地產企業融資應盡快實現市場化。
表述措辭微調
証監會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有關“房地產上市公司融資政策有望放開”的提問時指出,關於該項政策,以6月28日証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表態為准。當時,這位發言人表示,根據國務院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和2013年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對存在閑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盤惜售、哄抬房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暫停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証監會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文件規定,對於房地產企業是否存在違反國務院有關規定的情形,証監會在進行相關審核時,將依據國土資源部的意見來進行認定。証監會將進一步完善部門協商機制,提高工作效率。
盡管証監會重申這一態度,但與相關政策出台時的表態相比,仍有細微差別。証監會在2010年10月發布消息稱,為堅決貫徹執行國務院房地產調控政策,証監會已暫緩受理房地產開發企業重組申請,並對已受理的房地產類重組申請征求國土資源部意見。
針對這種變化,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意味著,未來房企融資政策可能會有條件地放開,即對不存在上述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仍有“放行”的可能。
按照証監會與國土部在2010年底建立的聯動機制,兩部委共建一套內部系統,國土部將企業拿地、融資和開發等信息實時更新至上述系統,從而作為証監會對企業再融資等事項審批的依據。在上述系統投入運作的兩年多來,甚少有涉房企業獲得再融資等事項審批。
業內人士呼吁,在逐步建立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同時,應逐步取消各類行政化限制。
或受益城鎮化概念
從資本市場反應看,上市房企似已迫不及待。公開信息顯示,從7月1日至今,已有多家A股上市房企因重大事項停牌。雖然這些企業並未公開停牌具體原因,但業內人士認為,可能多與再融資或重大資產重組事宜有關。
7月1日,金豐投資率先宣布停牌。經過數日發酵,其停牌目的已漸趨明朗:可能是籌劃將金豐投資“賣殼”給上海綠地集團,后者與金豐投資同屬上海“國字頭”企業。
隨后,宋都股份、新湖中寶、中弘股份、榮豐控股紛紛宣布,因“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停牌。如此密集地“籌劃重大事項”,為近年來所少見,業內人士認為,可能與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頗有關系。
最近三年來,房地產企業在A股的上市之路幾乎被堵死,多家房企均在此期間選擇赴港上市。在這段時間,成功通過借殼上市A股的涉房企業寥寥無幾。例如,涉房企業華夏幸福的主業在於園區開發,而非純粹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其上市更多得益於“城鎮化”概念。
在我國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這一概念已成為不少房企押寶對象。據中國証券報記者了解,近期一些房地產企業正在籌劃A股上市相關事宜,其籌碼便是“城鎮化”。業內人士分析,若房企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得以“有條件”地放開,那麼這些企業可能從“城鎮化”和“保障房”等概念受益。
融資渠道亟待市場化
作為樓市調控政策的一部分,暫停房企上市、再融資和重大資產重組,似乎並未對市場造成太大影響。隨著調控政策持續發酵,房企資金狀況雖在去年上半年有所吃緊,但在企業實施加快銷售節奏、擴寬融資渠道等一系列補救措施之后,房企資金很快恢復。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為45115億元,同比增長32.0%。處於近兩年來最高水平。其中,受房地產銷售放量影響,定金及預收款增速達57.9%,個人按揭貸款增長61.7%。
多家A股一線房企陸續通過收購H股公司方式,成功躍上海外融資跳板。很多上市房企也通過私募、信托等方式進行大量融資。
受房企資金充裕影響,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連續上漲。加之土地市場高價地頻出,市場對未來房價走勢普遍預期向上。
業內人士認為,行政化的調控手段應逐步退出,在房地產融資、開發、銷售等環節應盡量減少行政干預,實現市場化運作。其中,在推進利率市場化同時,為減少金融風險,房地產業融資渠道應盡快實現市場化。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