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投資 誰在設絆兒?
今天我們關注一個全球關注熱議的話題:在兩個地方之間,每24分鐘就有一個航班起飛,每天大約有一萬人往來於太平洋兩岸,我們國家在對面的留學生有約19.4萬人,而對方在我們國家的留學生約2.6萬人。這兩個地方就是中國和美國。中美之間的關系無疑是日益的頻繁,日益的密切,而摩擦也確實是顯而易見。中國政府鼓勵公民和企業去境外投資,但中國企業在美國屢屢遭遇人為的障礙,今晚,在美國華盛頓召開第五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誕生什麼樣的成果?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沈竹和特約評論員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鬆祚、著名財經評論員張鴻共同評論。
新面孔,新陣容,新話題,新挑戰,中美戰略與經濟第五次對話,誰來訴說?誰在傾聽?
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10日到1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這是中美兩國最重要的對話,合作平台。中美雙方的領隊多為新面孔。中方是今年3月新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國務委員楊潔篪,美方則派出了新任國務卿克裡和財政部長雅各布·盧。
9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直面中美經貿合作中的爭議和質疑。中國人搶走了美國人的就業機會嗎?為什麼美國積極擴大就業,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卻屢屢受挫?為什麼美國致意限制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產品?。
國務委員楊潔篪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認為,未來五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將達到5000億美元,進口商品超過10萬億美元,出境旅游人次超過4億人次。美國品牌汽車,蘋果手機,IPad成為時下眾多中國人青睞的消費品,在中國,麥當勞,沃爾馬,星巴克更是遍布大街小巷,今年的上半年,通用汽車及其在華合資公司汽車銷量接近160萬輛,創下了歷史新高,美國品牌和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發展可謂是風生水起,但是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卻面臨著重重壓力,中美對話的新團隊,新面孔,將會帶來哪些新變化?
美國全國房地產經濟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買家購買美國地產近123億美元,排名第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興業,中國萬象集團在美國13個州設廠,雇佣當地員工12000多人。但是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卻屢屢遭遇人為的障礙。
去年,美國眾議院的一份報告認為,華為,中興為中國情報機構,干預美國通信網絡提供機會,並建議考慮到可能的威脅,停止這兩家公司在美國市場的商業活動。
向鬆祚:美國現在對中國經濟的崛起有防范心理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美國對中國的企業,最大的障礙是他們的心態,他的這種心態是非常矛盾的,甚至美國國內有些企業家,他們認為美國政府的有些人的心態,連他們都是很難理解的。比如說一方面,他們特別希望中國的企業去美國去投資,因為中國的企業去美國投資,他直接解決美國人就業問題。我舉一個簡單例子,萬象集團在芝加哥建的一個廠,他可以雇佣3000多人。因為美國現在制造業在這些年以來是大幅度下滑,如果中國過去能幫他去解決這個就業,那很好,一個企業就解決了3000多。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實際上就是怎麼把失業率降下來,他現在是7.6%﹔另外一方面,他給我們設置很多的麻煩,比如前段時間,華為、中興去美國去收購一些企業,甚至華為收購一個200多萬美元的企業,美國政府還想辦法阻撓,最后還把這個案子直接報到了奧巴馬的辦公桌上,希望總統來裁決。那這裡面反應了什麼問題?問題的核心是美國現在對中國的企業的崛起、中國經濟的崛起,他們實際上是有一個防范的心理,他就是說你中國到我這來,好像你解決就業我很歡迎,但是我又不希望你觸及到我認為非常敏感的這些行業,包括凡是涉及到高科技的,涉及到有一點點所謂敏感技術的行業,美國人都非常緊張。
還有一個,中美之間我們看到這些障礙,我們必須要明白一點,他是在中美之間關系大跨越的發展中的障礙。基辛格前不久寫過一個文章,他說中美這兩個國家的發展,在20世紀和21世紀可以堪稱是一個奇跡,因為在過去這個30多年裡,從各種指標裡面看,中美之間關系發展的深度和廣度,它甚至已經超越了美國和其他一些傳統盟國之間的關系。我們首先是商品的,美國很多百貨店裡面的很多商品,特別是比較中低檔的商品,差不多80%全是made in China。第一個是商品進去了,第二個是人相互的往來非常厲害。現在你不僅在大街上,在餐館裡面,在酒店裡面有大量的中國人,現在連小學、幼兒園都有大量的中國人,所以人員的交往是非常的緊密。所以現在上升到第三個層面,就是說投資企業,這裡面確實存在著一些障礙,這個障礙就是中美之間要加強互信,就是一個信任的問題。
張鴻:中美經濟 在心理上我們還沒有互相信任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還有一個心理上傳統的標簽化。比如說來並購的企業,或者來投資的企業如果是歐洲的,美國可能就自然放鬆警惕,但是如果寫著中國,他自然就會覺得,是不是有政府的、軍方的背景什麼的?就有一個標簽。但可喜的是有一個調查,最近一個蓋路普做的調查顯示,美國人仍然有40%認為中國是不友好、甚至敵對的國家,但是在18到29歲的年青人當中,有72%的人認為中國是友好的,甚至認為中國是盟國。所以我覺得第一,我們這次去談,去對話,要爭取有更多的友好的對話機制建立起來﹔其次,我們要不排斥這種矛盾,包括汪洋副總理,還有楊潔篪國務委員他們在用一種美國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來表達我們雙方的矛盾。公開的媒體其實是個窗口,汪洋副總理在文章中明確的提到,美國人不允許我們去投資等等。我們有抱怨,但是同時,我在文章裡也提到,你們對中國也有抱怨,我知道你是有抱怨,哪些抱怨呢?比如說你覺得我們搶了你的就業,你覺得我們偷了你的知識產權。所以我覺得對話一個基本的前提是聆聽。就是我們也知道,你的預期是什麼。中美經濟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心理上我們還沒有互相信任。
鄒韻:此次對話是新的陣容、對話的形式新、會議的話題新
(本台記者)
今年對話的新看點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就是新的陣容。雖然在此之前,除了兩國已經在多個層面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和交流,但是畢竟這次對話還是兩國政府在換屆之后,兩國最高領導人的特別代表的以及是高級的官員參加的首次戰略經濟對話,所以各屆也是期待雙方的新面孔和新團隊,能夠為兩國的關系去注入一些新的活力。第二是對話的形式新。因為本次對話為期兩天,除了一些在常規的在戰略和經濟對話的兩軌上的大規模會談,本次對話還包括一些小范圍的會議,企業家圓桌會議、專題的會議等等,這也是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加深兩國的了解,達成更多的共識。第三就是會議的話題新。因為除了中美,一直以來所關注的比如說朝鮮問題,伊朗問題等這些,地區的局勢問題,還有中美經貿摩擦合作等等這些常規的議題,那今年還有一些新的話題,比如說,網絡安全的話題。
向鬆祚:中美可能是競爭對手 但是絕對不是敵手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第五次的中美經濟和戰略對話是在一個很特殊的、一個嶄新的時機裡所達成的一個對話,什麼叫嶄新的時機?就是中國新的領導班子開始執掌這個國家。第二個雖然奧巴馬是連任以后,但是他的整個外交班子和經濟班子全部大換血,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但是同時,也會造成一些擔憂,首先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是一樣的,比如說我們兩個人很熟悉,那我們可能很多方面就很容易達成共識,所以這次實際上海外的報道就是說,這一次的對話,中方的汪洋副總理、楊潔篪其實不能算是新面孔,因為楊潔篪長期擔任外長,他是一個新位置。美國這兩個人是徹頭徹尾的是兩個新人,雅各布·盧沒有什麼國際經驗,約翰克裡以前在參議院裡面管外交,是外交委員會的重要成員,他有很多外交經驗,但他實際上對國與國之間打交道經驗不是特別豐富,所以這是大家的關切的一個關鍵,就是說新面孔之間能不能很快達到像老朋友一樣,能夠很快進入狀態談。
這裡面有一些好消息,第一個好消息就是,我們看到雅各布·盧是當了這個財長的第一次訪問,當了財長以后,也就是我們新一屆的領導班子就任的第二天、第三天,他就到中國來,和我們的國家主席、總理都見了面,他第一次選擇到中國訪問就到中國來,那麼他希望和我們新的領導人能夠達成一個非常熟悉的關系。對於克裡,我不能說他是一個親中派,但是他對中國是相當友好的。他自己講過,他的外祖父以前在中國做鴉片貿易生意,賺到很多錢。他就說回想起來,中國后來因為鴉片和外國人打過仗,和英國人打過仗的,那麼從此以后中國有100多年歷史,他說我們要了解中國,我們就必須了解這個歷史,他敢於自己把自己這個事說出來。他說我們可能是競爭對手,但是我們絕對不是敵手,這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這方面還是一個很好的一個基礎,當然汪洋副總理因為他主管經濟,特別是地方經濟貿易,他對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裡面究竟存在什麼問題,我相信他有非常具體的感受。
張鴻:中美應該是合作伙伴 而不是對手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克裡是美國政壇著名的親華派,他在三十年參議員生涯裡面,所有的中美關系好的這些議案他全都是贊成,不好的,影響關系的,他全都反對。90年代的時候,曾經每一年美國都要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都要投票,每一年他都投贊同票。看上去這次的這四個人好像是對話桌上的新面孔,但其實也是老熟人,包括汪洋副總理和雅各布·盧也是打過很多次電話。總之中美的關系應該是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
向鬆祚:中國企業對雙方要談投資保護協定充滿期待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中國人現在在美國買房,去年的時候僅次於加拿大人,現在中國已經排第二名了。第二個特別好的消息,我剛剛去紐約,現在美國紐約對不同種群人的信用程度,就是做生意的可靠性他們有一個評估,華人是最好。因為在金融危機之前,華人很少去搞高杠杆,去瘋狂的借款買房子,最后還不了錢,所以現在華人的信用程度在美國是非常好的,所以我覺得這對於這次整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其實美國的相當多的人,特別是一些大的經濟企業,他們是非常歡迎中國企業去投資的,所以為什麼這一次的對話大家很有期待,就是因為已經宣布了雙方要談投資保護協定。
所謂投資保護協定,我覺得中美雙方企業家,尤其是中國的企業家肯定是滿懷期待,因為這個投資保護協定有幾個解決問題。一個就是說公平開放,什麼叫公平開放?就是我們中國的企業到美國投資,你看美國的企業到中國已經很多了,差不多500強的企業他有一多半,甚至可能全部都在中國有業務,但是中國的大企業好多在美國的業務才剛剛開始。這個保護協定裡面就要解決三個問題,就是所謂的叫做對等開放,就是你要哪些領域你必須對我開放,我們對你開放的你必須對我們開放。比如說一般的制造業,包括高科技行業、金融業,甚至包括服務業,服務業一般開放起來是比較難的,所以這個雙方在這一次都會談,就是說對等的開放在哪些領域要開放。
第二個,就是妥善保障,就是說中國的企業在美國投資,你要跟其他的外國企業有一樣的很妥善的保障,不能給中國貼上一個標簽,有時候貼上標簽以后,他就會找一些很奇怪的理由來阻撓你做生意。前一段時間,我跟華為在美國的老總聊過,他就說美國是一個法治的國家,公開的法律,他是很難違背的,所以你看我們中國人跟美國人打官司,我們也有贏的時候。但是他有時候會貼上一個標簽,他找一些很奇怪的理由,他讓你這個事至少暫時做不成,然后緩了半年、一年之后他就不想做了,這裡面有一個核心的原因,這裡面有些不完全是政府原因,是美國背后的一些利益集團,特別是一些企業的利益集團。比如說美國現在通信業現在處在下滑的狀態,那麼華為、中興過去,他們當然很生氣,他們當然不願意你去搶奪他們的市場,華盛頓號稱有幾萬個這種游說集團。中國要克服這些障礙,除了我們這次期待的保護協定簽訂以外,我們去突破障礙,我們也得學會美國人做事的風格和方法,以及他們的規矩。
張鴻:此次的對話其實就是公開的游說
(《央視財經評論》評論員)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這樣的一個對話其實就是公開的游說,就是讓你更多的團體都能明白我們想干什麼,最簡單的一個利益的差別在於,我們光伏的時候,在歐洲你看到,他都是亮出來,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都有不同利益的訴求,所以你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麼他一方面說我們要提高就業,另外一方面你來了我不歡迎你,因為是另外一撥人,可能就業工會是願意,但是另外一波人不願意,還有美國提出要出口倍增計劃,這是他們未來要大量出口,但是不是所有的都願意到你那,所以這是中美貿易當中的一個非常老的問題。
向鬆祚:中美雙方的經濟體的互補性是最強的
(《央視財經評論》特約評論員)
這一點美國人是認識的非常清楚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中美雙方的經濟體確實互補性是最強的,因為美國的經濟在發展階段上已經比我們超過了兩個階段了。我們現在最近公布的財富500強,美國的好多企業基本都是服務業、高科技這種行業,而中國的還是屬於制造業,就是比較低端,或者中端的加工,那麼美國對這些行業已經不想再做了,或者他已經沒有能力做,成本太高了。所以他現在和中國是互補,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你看,我們出口雖然在大幅度的下滑,但是這個美國的增長很穩定,其實奧巴馬政府和美國的政治家都看到這一點,尤其是美國的企業也看到這一點。
(《央視財經評論》欄目播出時間:周一至周五21:5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