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寶齋四萬藏品耗資數千萬 否認洗錢指控(圖)【2】--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冀寶齋四萬藏品耗資數千萬 否認洗錢指控(圖)【2】

2013年07月15日08:03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排隊登門的文物商

  王宗泉,68歲,1966年出任二鋪村黨支部書記,至今已47年,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冀寶齋博物館館長。

  “主要是為了弘揚民族文化。”談起建博物館的目的,王宗泉這樣解釋。

  這位村支書自稱有30年的收藏經歷,2010年,還獲得“中國十大民間收藏家”的稱號。從上世紀80年代,博物館收購的幾萬件“藏品”,都由王宗泉一手把關。

  “博物館的藏品是真是假,神仙都說不清。”王宗泉說,他主要是從民間市場收藏品,對象是外地的老百姓,為鑒別古董,他還特意買了幾本書研究。

  王宗泉說,從事收藏30年,他隻走過一次眼。

  10多年前,王宗泉第一次買宣德年間的青花瓷碗,花了3000元,“那是用硫酸做舊,畫工粗糙,手感也不對,是現代仿制的。”

  現在,王宗泉認為,他擅長辨別瓷器,他認為這最難仿,“任何一點都仿不像,一摸就摸出來,靠手感。不用鑒定,專家不如我懂。”

  王宗泉認為他是從實踐中走出來的。他說,起初他在附近村裡貼廣告,找來懂行的人幫著鑒別,“后來收藏多了,鑒別能力上去了,名氣大了,全國各地都向這裡送。”

  王麗華是二鋪村村民,她曾負責幫助王宗泉清洗收來的文物。她說,由於收的東西太多,無處擺放,就擺在村委會的院子裡,“擺不下,又存放在村子澡堂裡。”

  王麗華說,王宗泉收的古董消息傳開后,遠近聞名,送貨的人排起的長隊約一公裡,像趕集一樣,送貨人來自全國各地,以江西、浙江等地的南方商人居多。

  冀寶齋博物館倉庫保管員王寶玉說,對於文物商送來的貨,王宗泉看上眼,給別人出個價,送貨人覺得合適,他就買下。

  “他造詣有多深?不好說。”王寶玉說,送貨人蜂擁而至,“那是王宗泉講信譽,送來就能賣掉。”

  賣地建起博物館?

  王宗泉購買“文物”的資金,又是從哪來的?

  原村會計楊寶謙說,王宗泉買的這些古董,花的全都是集體的錢,包括村廠裡的盈利和賣地的錢。“錢全被他玩沒了。”

  公開資料顯示,上世紀八十年代,二鋪村因率先致富成為原衡水地區第一個小康村而名聲在外﹔上世紀九十年代,村裡因投建衡水湖第一個旅游景區靈秀山庄而廣為人知。此前村裡還有暖氣片廠、鐵廠、靈秀山庄企業。

  曾先后擔任鐵廠廠長、村主任的黃建文記得,八十年代,村裡主要盈利靠鐵廠和暖氣片廠,那時暖氣片廠年盈利在200萬左右。后因污染嚴重,鐵廠於2006年前后被關。

  黃建文說,從八十年代開始,王宗泉一直在賣村裡的土地,先后賣過吉美購物廣場、熙湖茗苑等地塊。吉美購物廣場地塊於2008年前后被賣,17畝地,總價1700萬。

  冀州市熙湖茗苑法人代表張民路透露,2008年,王宗泉把博物館斜對面的土地賣了60多畝,每畝50萬元,賣地價值3000萬。熙湖茗苑先后建三期,第一期純盈利3000萬,二期估計2000萬左右,未開發有8畝多。

  張民路參加了博物館的奠基儀式,“建博物館的錢,是熙湖茗苑賣房和賣土地的錢。”

  黃建文的妻子說,多年來,村裡出賣土地確實給過村民錢,但每人至今隻分到22000元,按全村1600人計算,總共3520萬元。

  村民劉新亮說,今年,王宗泉又將博物館對面的地賣了,總價6000萬左右。

  王宗泉否認“賣地建館”的說法,他說,二鋪村年產資2個億,建博物館所用資金是歷年積累下來的,基本上是從村裡企業拿的錢,賣地的錢全都分給村民,跟建館無關。

  對於博物館的每年日常支出問題,王宗泉說,博物館每年耗費隻有七八萬元,員工工資是從博物館的門票收入裡出。

  現狀是,該博物館參觀門票30元/人,館內有30多名員工,博物館屬於虧本經營,至今尚欠工程幾十萬元。

(責編:郝帥、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