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水”污染后續:建新股份治污成本“很難說”--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

“紅水”污染后續:建新股份治污成本“很難說”

張泉薇

2013年08月12日07:4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紅水”污染后續:建新股份治污成本“很難說”

  8月6日,河北滄州臨港工業技術開發區旁的辛庄子村,建新化工廠區后門外,窪地裡有鐵鏽紅色污水。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攝

  4月10日,河北滄縣,化工業是這片地區的“頑疾”。離小朱庄不到5公裡遠的地方還有3家小化工廠,迫於壓力,最近工廠全部處於停工狀態。圖/IC

  因“紅豆局長”而爆出的污染,正在治理﹔建新股份承諾按責任認定承擔責任,事發4個月后,責任尚未認定﹔公司稱治污費用多少很難說

  今年4月初,河北滄縣爆發污染案件,時任該縣環保局局長鄧連軍一句“水煮紅小豆”的不當比喻,將該縣小朱庄村,以及涉事企業建新股份推向前台。在輿論的質疑聲裡,“紅豆局長”被撤職。

  被認為是滄縣小朱庄“紅水”污染元凶的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新股份,股票代碼300107)隨后發文道歉,承認其前身工廠造成了污染,並承諾按照責任認定結果承擔責任。

  截至8月10日,名噪一時的河北滄州“紅豆局長”事件過去整整4個月,關於小朱庄水污染事件責任認定的結果仍然沒有后話,相關部門對此再無動靜。

  8月6日,面對質疑,建新股份董秘陳學為對新京報記者稱,小朱庄污染檢測不是公司來做,因此他們也不知道官方結論什麼時候出。

  近日,新京報記者再次接到滄州另一個村庄舉報稱,建新股份新廠區繼續造成污染,一直影響著附近居民生活。

  公司希望“所有人都忘記”

  小朱庄村,建新股份的治理已開始,“紅水”不復存在,公司希望“能低調地度過這段時期”。

  今年4月初,河北滄縣小朱庄地下水呈現紅色、近800隻雞飲水后死亡一事被媒體爆出。時任環保局長鄧連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否認污染,並解釋稱,紅豆煮水也會出現這種情況。4月5日,該局長被免職。

  “最好所有人都忘記這件事。”8月6日,建新股份董秘陳學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讓公司能低調地度過這段時期。”4月份的小朱庄事件曾讓這位董秘焦頭爛額。他表示,小朱庄事件未來可能會繼續給公司造成環保支出,但與賠錢相比,最怕的還是這件事對公司長期的負面影響。

  陳學為透露,小朱庄污染的新聞被爆出后,公司來自國內外的多家客戶來到工廠進行“視察”。“包括合作多年一次都沒來過企業的客戶,看到這個新聞,也跑到企業來。”陳學為稱,“但看過之后,都放心地走了。公司各方面的技術實力都沒有問題。”

  8月6日,滄縣小朱庄村,建新股份承諾的“治理工作”確已開始。幾個月前備受關注的“紅水”不復存在,“肇事”老廠已被拆除完畢。

  長居此地的小朱庄村民仍有憂慮,雖然治理在進行中,但在飲水方面絲毫不敢懈怠。新華每日電訊報道,村民反映,自1996年以來,800人的小朱庄村已經有24人死於癌症,現在還有6名癌症患者。此正為建新建廠的10多年間。對於不少村民而言,這種恐怖氣氛已經歷久難消,不是公司短時間的“治理”能夠安撫的。

  小朱庄村民朱明(化名)說,一半患病的都正值壯年。對於小朱庄村民的患癌原因是否和建新污染有關,官方未予公布。

  一個事實是,由於擔心井水有問題,小朱庄村村民開始棄喝當地井水,做飯都買桶裝純淨水,買水已成為很多村民的負擔。

  對於小朱庄村民死於癌症源自工業污染的質疑,建新股份一位負責人搬出“活例”:“朱總(朱守琛,建新股份董事長)的父親就住在村裡,今年90多了!”

  “表面上弄干淨很容易,地下水是一時半會兒能治好的嗎?”村民朱明表示,“政府的檢測結果什麼時候能出來,責任到底怎麼認定,怎麼補償我們,這是大家現在最關心的。”

  事實上,污染“責任認定”的問題並無懸念。上市公司建新股份的前身,作為在此地存續了十幾年的化工企業,被認為是首當其沖的“肇事者”。

  治污成本目前尚無法量化

  此次治理將付出多少成本?有投資者認為“是無底洞”,建新股份董秘亦表示“說不准”。

  小朱庄事件逐漸淡出公眾視線,有機構對建新股份的評級重回樂觀。不過,謹慎的投資者仍對公司表示擔憂。建新股份股吧裡,一位股東指出,建新股份的問題在於,“重大污染利空未解決”。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469萬,同比下滑49.49%,僅完成年度計劃的16.46%。按照原計劃,公司2013年實現淨利潤應不低於2850萬元。

  對比今年半年報和去年年報則發現:建新股份2012年全年支付的安全和環保費用為95萬元,排水費為55.5萬元﹔2013年上半年安全和環保費用已達到123萬元,排水費則為59.5萬元。

  大增的環保支出,是建新股份本期業績“難看”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對於有著污染“原罪”的建新股份來說,這筆“環保賬”恐怕只是剛剛開始清算。

  7月31日,在建新股份官網上的投資者互動板塊中,建新股份就小朱庄事件的進展答復了股民:“目前具有相關資質的機構正在對現場土壤、水樣進行詳細勘測,從社會責任出發,前期治理工作已在進行中。”

  “這個治理是個無底洞啊,拿了2萬股,天天提心吊膽。”股吧裡,一位股民說。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科院、水資源所所長王浩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對小朱庄污染事件下過判斷:“要治理這個,十個化工廠過去幾十年的產值都是不夠的。化工廠可能這二十年賺了錢,但是它造成的環境代價要想恢復,需要三十年的時間,還要花十份錢。”

  按照這種判斷,懸而未決的小朱庄事件一旦明確責任,對建新股份來說,恐怕不是一次性支出所能填補的。

  “500萬?1000萬?2000萬?一個億?說不准。”董秘陳學為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建新股份將會為此次污染治理付出多少成本,目前尚無法量化。

  新建廠區被指“污染”

  緊挨建新股份新工廠的辛庄子村,多位村民“指控”建新股份廢氣嗆人,污水亂排。

  位於河北滄州臨港工業技術開發區旁的辛庄子村與小朱庄村相距百十裡地,緊挨建新股份的新工廠。8月6日,辛庄子村一位村民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小朱庄上電視了,現在開始治理了。我們村呢?多次反映問題,沒有結果。”

  2003年,73歲的村民丁樹同曾到北京,帶了4瓶污水交給環保部門。他說,水樣交上去就沒了信兒。村裡人多次舉報廢氣嗆人,污水亂排,環保部門只是取樣,之后再無音訊。

  村民劉義告訴記者,據他自己的不完全統計,從2004年到現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村庄裡陸續患癌的村民有25個,“現在死得隻剩四個了。”對於上述說法,記者亦未獲得官方証實。

  對於村民的“指控”,建新股份辦公室秘書劉之亮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得癌症的多了,誰都可能得癌。怎麼能斷定是我們企業造成的?”

  正如建新股份所說,因為癌症的誘因無法認定,辛庄子村的村民們隻能一邊恐慌絕症,一邊繼續與他們所認為的“罪魁禍首”相鄰而居。村民丁樹同回憶稱,2003年,村東一公裡外,辛庄子的農地上,開建了多個化工廠,成立臨港化工產業園。同年,河北建新也在此投建新廠,佔地近千畝。廠主朱守琛,是化工園區的創始人之一。丁樹同說,后來幾年,自己家的自來水,開始不時泛出紅色黃色,時有臭味。

  化工園區建成數年后的今天,附近的村民們已經練就了通過對廢水毒氣“嗅味”和“辨色”來識別其來源的本事。“鐵鏽紅。這就是建新的水,不是別人家的。”村民劉義告訴記者,小朱庄事發時,他特意收看了央視關於此事的電視報道,“我們村的紅水跟小朱庄的紅水一模一樣。”他稱,走到建新廠區附近,聞到的味道也分毫不差。

  為了向記者証明其判斷准確,劉義騎電動車帶記者來到了建新化工的后門外。記者看到,距離建新化工廠大門不到百米之處,窪地裡的確積滿了大片鐵鏽紅色的污水,沿路還堆放著未及時處理的工業垃圾。

  此外,位於化工廠北側約1公裡的雨水管網中積了污水,水面上漂浮白沫。刺鼻的化工氣味隨風四散。附近村民告訴記者,他們通過嗅味辨色,確信這是建新化工的工業廢水,經地下管道排放至此。“到了汛期就直接開閘入海。”村民朱興(化名)說,他在工業園擔任業余環保監督。

  對於這一說法,建新股份並不認同。公司董秘陳學為告訴新京報記者,園區內每家企業都有一個泄洪閘,而園區另有一個閘門,沒有園區管理者的檢查放行,水是排不出去的。“工業園對於環保的管理相當嚴格,想往雨水管網裡排污,那是不可能的。”他認為,雨水管網中的水,不可能是工業污水。

  公司稱環保問題是優勢所在

  雖然在環保方面惹下麻煩,但是按照公司方面的說法,長期來看,環保問題甚至是公司的優勢所在。

  建新股份認為,長期來看,環保政策的趨嚴,會逼死沒錢投入環保設施的中小競爭對手們。畢竟,在以染料中間體為主營的同行之間,上市公司隻有建新一家。

  “隨著國家環保要求的日趨嚴格,對提高行業壁壘有促進作用。”董秘陳學為說,“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原有老產品主要競爭對手受國家環保政策影響相繼減產或停產,使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

  2010年上市之初,建新股份的“污水處理工藝”被公司作為一大賣點。對於這項技術,公司在上市招股書中是這樣描述的:經過多年研發,自主開發了一套能達到國家二級排放標准的廢水系化處理設施並申請了發明專利。該設施通過多效蒸發+除鹽+微電解+催化氧化+生化+濃水焚燒的處理過程,使80%的工業廢水實現了資源化再利用,其余的20%也實現達標排放。招股書還稱,“公司鄰近北京,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仍被獲准正常生產。”

  公司早已擁有具備了專利水平的污水處理技術,那麼如何解釋附近村民對污水長達十余年的抗議之聲?

  對此,董秘陳學為解釋稱,1997年之前,建新沒有先進的污水處理設施,1998年使用了先進的“多效蒸發裝置”,在當時的標准下,利用該裝置處理過的污水是達標的。這意味著,令村民恐慌的“紅水”,已經是按照公司“先進廢水處理技術”處理過的了。

  對於公司所稱的先進污水處理水平,村民劉義不以為然。“我不懂啥先進技術,我隻會用眼看。”他站在公司后門外,指著大水坑裡鐵鏽紅色的污水對記者說,“先進技術處理過的水,還是這個顏色。這是正常的嗎?我不相信。”

  此前小朱庄事發后,陳學為曾表示,“紅水”事件對上市公司是個教訓。“一是我們沒有意識到此前十幾年的排污會對土壤、飲水造成這麼嚴重的影響﹔二是2011年停產之后,我們應該立刻拆除這裡(老廠區)的設備和廠房。”

  “這幾年趕上了不好的時期”

  上市前后,業績“變臉”。資本市場上,建新股份亦遭遇投資者“上市前賬目造假”的質疑。

  記者查閱建新股份年報發現,登陸創業板前,建新股份的業績堪稱驚艷,其利潤水平呈基本遞增趨勢。其中,2007年的淨利為1064.2萬元,2008年淨利為2226.1萬元,2009年淨利為4205.5萬元,連續三年幾乎翻倍增長。

  2010年8月,建新股份上市,之后的年報成績大不如前:2011年,公司實現淨利2085萬元﹔2012年,實現淨利1188萬元。

  直至2013半年報公布,有投資者坐不住了。“公司上市后利潤下滑嚴重,上市前賬目是否有造假嫌疑?”“公司自上市以來,募集大量資金發展,結果歷經三年,公司業績暴跌,股價從19元發行價跌到9元,你們對得起投資者的投資嗎?”建新股份官網上的投資者互動板塊裡,一些投資者發表了類似的指責。

  “這幾年正好趕上了不好的時期,2010年資金到位后,公司馬上進行了新產品的產能擴張。”陳學為向記者解釋,“到現在為止,新項目都是負效益。”為抵抗單一產業的風險,建新股份近年來進行了產業鏈延伸。試圖從已經佔據市場優勢的中間體行業走向下游。其中,上馬ODB-2項目(原公司主營產品“間氨基”的下游產品)是上市三年來產能擴張的重要內容。

  “我們對這個項目考察了三年。之所以投資這個項目,是因為我們發現,賣給國外國內客戶的間氨基苯酚,他們拿去都是做ODB-2的,當時ODB-2這個市場發展很快,每年增長達到20%。”

  如今,該項目已經投產三年。2013半年報顯示,ODB-2單項營收為1946萬,營業成本則為1992萬,毛利率-2.35%。“募投的時候,我們是按照原來中間體的銷售和市場情況來估計的,本以為最多半年就能打開市場。”但現狀是,從建新股份2010年上馬項目之后,該產品的市場增長率開始大為放緩。陳學為解釋稱,世界經濟的不景氣,造成歐洲等主要客戶對產品的需求消減,這屬於行業性的低迷。除此之外,客戶在接納新產品前,對產品的實驗論証過程十分漫長,產品無法快速進入市場。陳學為認為,這也導致了難看的階段業績。

  (新京報記者孟祥超對本文亦有幫助)

  ■ 對話

  建新股份董秘陳學為:

  “環保處理費用已到歷史最高點”

  對於“紅水”污染治理成本,8月6日,建新股份董秘陳學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后的費用多少很難說。他同時表示,公司環保處理費用已經到了歷史最高點。

  “最后的費用多少很難說”

  新京報:公司今年中報的業績不好。上市前,建新股份的業績曾連續三年翻番,上市后卻一直在走下坡路,這是為什麼?

  陳學為:沒趕上好時候。新產品投放之后,正好趕上世界經濟形勢最不景氣的時期,我們的市場份額實際是增加的,但是總量沒增加,因為整個行業的蛋糕萎縮了。現在的時期是特殊時期,但同時也是最有希望的時期。新產品的市場比較分散,我們還有整合的機會。

  新京報:上市給建新股份帶來了什麼?

  陳學為:“上市”是我們的金字招牌,上市公司的財力和經營模式抵抗了這種風險。在國內,能上市的公司肯定是行業龍頭,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出了小朱庄這個事,建新早就垮了。

  新京報:上市公司又能擔負多大的環保風險呢?有專家認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是個長期過程,治理這個污染的投入有可能是“無底洞”。

  陳學為:政府找了幾個專業機構來檢查,拿了治理方案,現在來看,治理周期會比較長,它肯定不是一次性的。但是最后的費用多少,我們也很難說,隻有走著看,等最終責任認定下來之后才知道。但是我們盡到上市公司風險提示的責任,每次發公告都提醒投資者注意這一項。另外,公司保留追查其他責任方的權利。

  “村民買水喝與污染無關”

  新京報:辛庄子村村民反映,建新股份現廠區的廢水污染一直沒有得到治理,導致村民們隻能買水喝,長期影響了日常生活,並且公司還往雨水管網中排污。

  陳學為:工業園區有專門的環保監管部門,管理非常嚴格。未經管理人員放行的污水是不可能排放的。另外,說句不好聽的話,現在的老百姓環保意識多強啊,企業有點什麼事,馬上出來鬧你,在這種監督下,企業敢嗎?

  村民買水的事,也與水污染無關,因為我們這一帶地形造成海水倒灌,水都是高氟水,所以附近的村庄都是買水喝。

  新京報:按照公司現在的業績水平,有投資者擔心,業績的增長速度能不能跑贏后期環保投入拖后腿的速度?

  陳學為:建新股份現在環保處理費用的確已經到了一個歷史最高點。這裡面包含了一部分機會成本,或者說小朱庄事件的影響成本。但是在小朱庄事件出現之前,我們前期的環保投入都已經在做了。所以國家環保門檻的提高,對別人來說是提高了,對建新來說我認為是一樣的。

  新京報:新的募投項目上馬三年了,至今都沒有產生盈利。這種純投入的狀況還要持續多久?

  陳學為:從6月到現在,已經有十幾撥客戶來企業交流,一致認為,歐洲經濟在下半年還會繼續低迷,未來一年可見的范圍內經濟形勢都可能不會好轉。我們新產品的主要客戶來自歐洲國家,大環境的不景氣對產品和整個行業的影響很大。公司已與客戶間達成一致,未來會通過彼此各讓一部分利,維持合作的良性運轉,共同度過危機。

  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在國內,能上市的公司肯定是行業龍頭,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出了小朱庄這個事,建新早就垮了。

  ——建新股份董秘陳學為

  □新京報記者 張泉薇 河北報道

(責編:李海霞、劉陽)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