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上,個人隱私信息保護被置於互聯網立法的第一位。像“查開房”這樣的隱私泄露事件,就是互聯網天大的事情。
《新京報》報道,微博上有人發布了一個名為“查開房”的網址。經記者在該網址實測,隻需輸入姓名或身份証號,即可查詢到包括身份証號、生日、地址、手機號、郵箱、公司、登記日期等真實信息。記者向110和網絡110報警,警方已介入調查,而“查開房”的網址也已打不開。
一周前媒體曾報道,如家、漢庭等大批酒店開房記錄遭泄露。一周后,信息泄露事件再次升級。此事令公眾恐慌,不僅是因個人信息大規模泄露,更是由於媒體曝光數日之后,這一隱私信息泄露不但沒有被阻止,反而愈演愈烈。因此公眾懷疑,有關公權部門,是否真正盡到了對個人隱私信息保護之責。
該事件的發生,到底是有關酒店的信息管理系統存在安全漏洞,遭到黑客侵入所致,還是酒店或酒店工作人員故意將個人信息提供於他人的緣故,抑或是有人惡作劇,都應查明原因。
若是網絡黑客侵入有漏洞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統,竊取開房者信息后公布,導致大量開房者個人信息泄露,則成立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若是酒店或酒店工作人員故意將開房者個人信息賣於他人、非法提供給他人所致,則成立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可見,該事件涉及刑事犯罪,有必要立案偵查。
另據悉,該漏洞早在8月份就已被發現。可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漏洞未得到修復?據悉,一周前該漏洞被交給了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應急中心是否進行了應急處理,又是如何處理的?還有,開房者信息泄露是發生在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接報之前,還是在此之后?對此,公眾也應有知情權。希望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能給予明確的答復。
眼下,互聯網泄露個人隱私信息日益猖獗,以“查開房”為例,除已曝光問題外,在淘寶上,甚至有店鋪專門以此為生意。究其原因,在網下,如賓館酒店登記人員入住,通信運營商、銀行為用戶辦理手續,搜集了大量個人信息,這些企業如何保障這些個人信息的安全,卻很少引起關注。而在網上,許多公民隱私信息長期傳播、售賣,若不被媒體曝光,往往並不會受到查處,這就使得一些違法之徒肆無忌憚。
國際上,個人隱私信息保護被置於互聯網立法的第一位。像“查開房”這樣的事情,就是互聯網天大的事情。從如家、漢庭等以不靠譜的方式存儲客戶信息開始,到客戶信息泄露,乃至出現“查開房”事件,從商家到有關部門,乃至可能“好事”的網友,竟然對個人隱私信息保護如此麻木不仁,甚至一步步觸犯刑法,令人感到一連串的不可思議。
現在,警方已介入調查,希望接下來依法調查此案,讓公眾看到真相,讓所有的違法者受到追究。通過這樣有影響力的個案,讓社會看到,個人隱私信息保護的剛性。
□劉昌鬆(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