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部分城市出現輕度污染,遠距離污染物輸送是主要原因。”針對本月海南海口、三亞等多地出現空氣輕度污染現象,海南省環境科學院院長岳平29日表示,海南出現輕度污染只是零星現象,大可不必擔心。
本月1日至24日,海口、三亞、瓊海、萬寧等多個城市同步出現輕度污染,海口24日空氣污染指數達到134,PM2.5更達到102,三亞空氣污染指數達到125,PM2.5達到95。有市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一向以“好空氣”著稱的海南出現了“霧霾”,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綜合20多天氣象資料分析,北風和東北風帶來的遠距離污染物輸送是主要原因。”岳平說,24日當天,海拔1000米以上的五指山阿陀嶺監測站監測到空氣污染指數達到143,PM2.5也達到109,“阿陀嶺地處熱帶雨林深處,無任何污染源,污染程度比海口、三亞都高,這是証明海南島的污染來自大氣遠距離遷移的重要証據。”
氣象資料顯示,海南各地出現輕度污染時往往伴隨逆溫現象,“就是地面的空氣溫度低,高空的溫度高,空氣無法流動,北風帶來的污染物也就擴散不開了。”岳平說,加之本地污染源的“攪局”,最終造成部分城市輕度污染天氣。
岳平說,海口前300天隻有9天出現輕度污染,“零星現象不能代表整體”。他說,目前國家將空氣質量分為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嚴重污染6個等級。除非對空氣特別敏感的人,輕度污染對人幾乎沒有影響。
另據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環境監測站消息,明年1月1日起,三亞將啟動PM2.5監測,目前正在安裝和調試設備。據環境監測站有關負責人介紹,PM2.5監測啟動后,對三亞空氣質量的檢測指標會更加全面。同時,三亞市國土環境資源局將會同各相關執法部門,依法加強對大氣污染物排放的監控。
(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