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俺們老百姓也能住上這麼好的樓,這麼寬敞明亮的房間。我是去年6月搬進來住的,今年在這裡要過個歡喜春節啦。”青島市城陽區惜福鎮街道院后社區居民周澤輝說。據院后社區主任李清本介紹說,該社區總投資約4.5億元,建房1392套,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2012年6月竣工后,村民陸續回遷。
自2012年以來,青島市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推進全域統籌、城鄉統籌的切入點、突破口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主要載體。截至2013年底,全市開工建設集聚類新型農村社區202個,累計投入312億元,開工農民安置房2890萬平方米,25個新型農村社區實現回遷,入住居民8.7萬人。
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推進中,青島充分發揮土地的基礎性作用,通過規劃引導、指標保障、政策優惠、權益提升,加快建設新型農村社區,構建“中心城區—次中心城區—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的新型城鎮體系,引導農民實現“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初步形成了“富裕城市和小康農村”交相輝映的發展格局。
按照“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轉變、環境改善與收入提高一體推進”的思路,青島實施新型農村社區與特色產業園區“兩區共建”。全市累計開工建設社區特色產業園區200多個,其中現代農業園區完成投資11億元,總面積達到43萬畝,為農民轉移就業和增收致富提供了產業支撐。
青島還積極推進公共服務進社區,兩年共建成502個達到“八有、十進”標准的新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即有社區組織辦公場所,有綜合服務廳,有衛生室,有警務室,有幼兒園,有居民學校,有文體活動中心,有綜合超市等商業設施﹔達到行政審批、經濟發展、勞動保障、社會救助、醫療衛生、文化體育、教育培訓、人口計生、社區警務、黨建工作“十進”社區,初步構建起公共服務、經營性服務、居民互助性服務三位一體的社會化服務體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1月29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