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危機頻發 “影子銀行”或激活商業征信市場--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銀行頻道

網貸危機頻發 “影子銀行”或激活商業征信市場

杜雅文

數據顯示,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運營8年來,已收錄1800多萬戶企業和8億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商業銀行等機構可以直接接入征信系統,進行信息報送和信用報告查詢。目前,很多大型金融、投資機構都躍躍欲試,准備佔領征信市場開放之先機,一些商業化征信公司已經進入申請與審批的籌建階段。
2013年04月19日08:46    來源:中國証券報    手機看新聞

  征信缺失致網貸行業陷風險沼澤

  “影子銀行”或激活商業征信市場

  上線僅一個月就宣告倒閉,4月初發生的“眾貸網”倒閉事件使近年來頻頻發生的網絡貸款平台危機愈演愈烈。業內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網貸平台等創新型金融機構無法獲得有效的征信數據,是風險頻發的重要原因,而商業征信機構有望成為有力補充,其建立勢在必行。

  中國証券報記者同時了解到,目前包括中國平安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有意著手申請建立征信公司。分析人士認為,金融機構憑借前期積累的龐大企業及個人客戶資源,將有力填補征信市場的空白,發展潛力巨大。

  信用缺失致網貸危機頻發

  本月初,上線僅一個月的網絡貸款平台“眾貸網”發布公告稱其已破產。公司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稱,由於整個管理團隊經驗的缺乏,造成了公司運營風險的發生,在開展業務的時候沒有把控好風險這一關,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近年來,網絡貸款平台如雨后春筍般誕生,高峰時期甚至一周就成立好幾家。安信証券一份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全國網貸平台已超過300家,全行業的成交量高達200億元。然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社會信用缺失,導致網絡貸款平台接二連三發生倒閉或跑路事件。中國証券報記者根據公開報道進行了粗略統計,從2011年開始,至少有十多家網絡貸款平台出現問題。有的是網貸平台負責人蓄意詐騙,吸納投資者資金后一走了之﹔有的則是風險控制不到位,造成損失被迫破產。

  “征信信息的缺失是P2P網絡貸款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門檻之一”,一位熟悉網貸行業的投資人士認為,開放征信系統,建立商業性征信機構或許才是網貸平台產業的“救命良方”。

  數據顯示,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金融信息基礎數據庫運營8年來,已收錄1800多萬戶企業和8億多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商業銀行等機構可以直接接入征信系統,進行信息報送和信用報告查詢。

  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此前透露,今年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也將有序地接入央行征信系統。然而,越來越受到投資者廣泛關注的網絡貸款平台等其他創新型的“影子銀行”,短期內還沒有跡象顯示有望進入這一系統。

  商業征信需求或被激活

  多位網絡貸款平台負責人對中國証券報記者表示,截至目前網貸平台的身份仍不明確,但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然而,這一市場目前良莠不齊,仍處於野蠻生長狀態,由於我國個人信用體系遠不如歐美發達國家完善,再加之無法進入央行的征信系統,使得公司的風險控制幾乎都隻能依賴自己建立的內部機制,不僅提高了網貸平台的運營成本,也大大提升了壞賬風險。

  目前,大量網絡貸款平台服務的是無法在銀行取得貸款的小微企業,而網貸平台的風險管控能力又遠遠不及銀行等金融機構,造成危機不斷,給不少投資者帶來損失。

  “商業征信機構的建立非常有必要,將為完善征信體系填補上重要一環”,有金融機構分析人士指出,作為征信體系的核心與基礎,由央行征信中心建立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已經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服務網絡,但從採集范圍到使用方式,難以完全滿足社會對征信服務的龐大需要,一些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甚至不得不向銀行購買征信信息。這些創新金融機構面對的主要是高風險的小微企業客戶,卻大多缺乏風險計量的能力,從而潛存了大量的信用風險隱患。

  今年3月,《征信業管理條例》開始實施,首次明確了商業機構有資格申請成立征信公司。根據《條例》規定,目前建立征信機構需具備不少於5000萬元的注冊資本,並具備保障信息安全的制度設施和人員任職資格等。4月12日,人民銀行發布《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社會意見。

  分析人士認為,區別於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商業化征信機構將以小額貸款公司、網貸平台等作為目標客戶,以信息增值服務、風險管理和風險模型等作為主要競爭優勢。無論對創新型金融機構,還是對融資艱難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疑都是極大的利好消息。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金融脫媒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個人消費信貸市場需求巨大。銀行、信用卡等金融機構對征信產品及服務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於信用信息的粗加工,而是希望在提升風險管理水平、精細化營銷等方面尋求更有效的支持。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金融、互聯網、零售等各行各業近些年發展迅猛,促使征信服務的需求已經不局限於傳統金融機構,而是擴展到保險、租賃、零售、電子商務、公用事業、企業雇主、消費者個人等,這些都是商業征信的巨大市場。目前,很多大型金融、投資機構都躍躍欲試,准備佔領征信市場開放之先機,一些商業化征信公司已經進入申請與審批的籌建階段。

(責編:曹華、劉陽)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