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正處於財富積累的初級階段,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王良玨 攝
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工資低,開銷大,更需要合理理財。 王良玨 攝
又到了一年的暑假和畢業季,有人歡喜有人愁,畢業找不到工作,自感無限悲涼,找到工作的,往往又不盡人意,關鍵是隨著物價水平的上漲,工資不見漲,而且不少工薪族還得承受日夜加班的痛苦。而剛出學校在清遠工作的人工資更低,每個月入不敷出。那麼,城市的低收入者應怎樣理財呢?有人說他們不懂理財,但事實上,即便收入不高,如果會“用錢”,學會精打細算,同樣可以活得很精彩﹔但如果再想著如何去讓錢生錢,那麼就要達到“開源”的理財水平了。
學會存錢是理財第一步
在清遠某加工企業做后勤的小王現在月收入為2200元。一年前,剛參加工作時,他的工資1500元,“第一次領工資,要付房租、還朋友錢、請同事吃飯、給房子添置物品,1500元在幾天后就所剩無幾。”無奈,此后幾個月,每次發工資,小王趕忙留下房租費和伙食費,將此作為專款專用。如此過了半年后,小王發現,其半年來銀行存折始終低於1000元的余額,出門旅游或學駕車的錢都不夠。
今年年初,小王決定把錢存進銀行裡,做定期,強制自己不能亂花錢。於是,他給自己的收入制作了一份每月收入支出預算,將2200元細分成這幾個部分:500元房租,200元話費及交通費,600元伙食,100元添置衣物,200元用於應酬,剩余600元則存到銀行。剛開始小王執行起來很艱難,但后來,他開始嚴格按照預算的計劃花錢和存錢。如今,他的存折裡已經有了一定的積蓄,有時間還可以去短途游。
清遠某銀行客戶經理陳先生認為,像小王這樣的年輕人大有人在,而學會存錢只是理財的第一步。理財具有階段性,可分為單身期、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長期、子女大學教育期、家庭成熟期、退休期6個階段。剛出來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除非有父母經濟上的支持,否則多是“月光族”。“月光族”處於第一個階段,是后五個理財期的打基礎階段,雖然收入較低,但理財也非常重要。陳經理告誡低收入者要改掉現在不儲蓄和不理財的壞習慣,先從學會存錢開始,慢慢走上理財之路。
“閑錢”生錢有竅門
對於低收入者,學會儲蓄是關鍵的第一步。首先應對個人收支進行全面摸底,將個人支出分為固定支出和非固定支出,再規定每月儲蓄金額。每個月嚴格執行自己的儲蓄計劃。
清遠市廣發銀行高經理介紹,根據現在高通脹率,“閑錢”不宜全部存入銀行,應將“閑錢”的20%存入銀行以備用,其他部分用於投資。
存錢的方式有很多。如市民張女士就向記者透露,可用“嚴格執行法”、“零存整取法”來達到儲蓄目的。“嚴格執行法”即是每月定期定額存入當月應存錢款﹔“零存整取法”是指將平時的零錢專門放置在一處,日日堅持,一日、一季或半年上銀行換成整錢結算一次。此時平常不善存錢的你,便會驚喜地發現每日取出存放的、無足輕重的零錢已匯聚成一筆可觀的數目。
閑錢的另外80%應怎樣處置呢?高經理建議,將閑錢的40%-50%左右用於投資穩健型理財,如定投基金等,而剩下的30%-40%可用於進行風險比較大的投資,如股票。
個人風險耐力決定投資方式
當儲蓄結余到一定量的時候,理財也就進入了更高的層次。理財是有風險的,進行投資之前,首先要對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進行測評。可找專業機構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通過專業理財師建議或做風險承受能力測試題的方式,得到對自己風險偏好的界定和描述,從而明確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可分為保守型、中庸偏保守型、中庸型、中庸偏進取型、進取型等幾類。
依據個人風險承受度,投資者應合理分配儲蓄、股票、債券、基金、信托、保險、不動產等各種金融產品,最大程度地獲得保障和增值。專家表示,沒有最好的理財方案和理財產品,隻有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和理財產品。基金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渠道,尤其是長線基金投資可以是實現資金保值、增值的最佳途徑。根據投資對象不同,投資基金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期貨基金、期權基金、指數基金等。這裡需要依個人風險承受度和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選擇基金類型。
另外,國債和保險也具備一定的投資價值,它們的共同點是收益較為穩定、風險低。目前,保險也從最初的單純保障型險種發展到現在的投資連結型、分紅型、萬能型險種。(南方日報)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