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人民幣總體處於升值過程中。數據顯示,其間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達到35%。考慮到歐元、日元等其他貨幣的貶值,人民幣實際有效升值幅度超過50%。因此,人民幣稍一貶值,一些人就驚呼是競爭性貶值,乃至匯率和貨幣戰爭,完全是夸大其詞。
看待人民幣匯率的調整,離不開這幾個背景因素:第一,中國出口持續疲軟,甚至開始出現負增長。以剛過去的7月為例,中國出口大跌8.3%,對歐盟出口則整體下滑了12%。這其中有中國整體經濟放緩的影響,但也與其他國家貨幣貶值有很大關系,中國制造的競爭力由此被削弱。
第二,美元加息在即,全球貨幣貶值加劇。隨著美國經濟的否極泰來,美聯儲已多次暗示將很快加息。美元升值預期明顯,其他貨幣則紛紛進入貶值通道。在過去一年中,俄羅斯盧布貶值幅度超過40%,巴西裡亞爾貶值34%,歐元和日元貶值18%,韓元貶值12%,二十國集團(G20)中,隻有中國和沙特與美元保持了強勢。
第三,基於以上兩個因素,國際社會對人民幣貶值抱有強烈預期,這從中國外匯儲備出現下降也可見一斑。
另外,對於是否將人民幣當作新的國際儲備貨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表示,這還需要時間,並且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還有待改進。因此,對於中國央行隨后的匯率改革,IMF明確表示這是“值得歡迎的一步”,稱“中國正努力讓市場力量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並迅速融入全球金融市場。在此之際,提高匯率靈活性對中國有著重要意義”。換言之,雖然這種匯率改革導致了人民幣貶值,但這符合市場的內在需求。
另外,從人民幣之前連續升值35%、而今不過貶值5%看,這肯定算不上有意為之的競爭性貶值,更不是貨幣戰爭,這隻不過是回歸了人民幣的真實價值,而且也算提前對沖了美聯儲加息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