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有媒體關於四大行出現“降薪潮”的報道,工行相關負責人昨日回復稱,上半年該行整體工資總額與上年基本持平,不存在所謂“降薪潮”。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一些股份行和城商行陸續被曝出員工薪酬不同程度下降,目前這波降薪潮已蔓延至四大行。報道指出,近期工商銀行總行人力資源部內部發文,調整全行的晉升規則和考核分配機制。調整后,員工績效普遍下降。總行員工績效首當其沖。
針對該報道,工行相關負責人昨天表示,不存在所謂“降薪潮”。該負責人承認,今年以來工行對總行黨委成員薪酬實行了調減,但這種調減僅限於總行高管人員,並不涉及其他員工,更沒有所謂的層層降薪。
工行方面表示,自股改上市以來,工行一直實行以崗位績效工資制為基礎的市場化薪酬激勵機制,員工薪酬水平與崗位價值、個人績效表現以及所在機構的經營業績密切相關,隨組織業績和個人績效水平的變化有增有減。
此外,對於媒體報道中提到的人力資源管理深化項目,該負責人表示,實施這一項目是為了進一步完善員工晉升發展機制、強化績效考核激勵、提高薪酬資源使用效率,在激勵導向上突出向一線員工、向骨干員工、向業績好的員工傾斜。目前該項目方案正在試點過程中。項目實施后,員工晉升通道將進一步拓展,在保障全部績效合格員工的正常晉升和薪酬水平的基礎上,一線員工、骨干員工、業績好的員工績效收入會提升。
>>分析
“限薪令”對銀行確有影響
盡管工商銀行表示不存在所謂的降薪潮,但是在聲明中,工商銀行也坦承了總行高管人員薪酬的下降。事實上,今年年初央企負責人薪酬改革以來,銀行確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今年年初,建行董事長王洪章在香港業績發布會上“自曝”降薪,出席發布會的四名高管中,除首席風險官曾儉華外,他本人和副行長龐秀生、楊文升三人都已經降薪。
不過,據京華時報記者了解,除了限薪令的影響之外,部分銀行員工的收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也有結構性調整,特別是業務部門工作人員的績效工資,隨著銀行當前經營狀況的下滑也有所下降。有兩家總部不在北京的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員工告訴記者,由於經營形式的變化,一些分支行未能完成考核目標,去年年底的績效工資有了不小的下降,由於年終獎或者績效工資在銀行員工收入中往往是大頭,因此實際體現的結果就是“降薪”了。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各國對金融高管限薪已形成趨勢。金融機構作為企業,其高管收入應與效益相挂鉤。但郭田勇指出,這一情況在中國不能太絕對,因為中國金融業還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行業,高管個人能力不應被過於強調,因此不能簡單以經營業績來決定高管收入。
京華時報訊(記者馬文婷余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