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残损人民币销毁全过程 一张纸币携带千万细菌--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揭残损人民币销毁全过程 一张纸币携带千万细菌

一张人民币,在经过无数次的辗转之后,也许已是满身油污、伤痕累累、面目模糊。近日,记者获准进入人行太原中心支行钞票处理中心,探秘残损人民币销毁全过程。在经过清分和复点之后,符合标准的钞票才可以进入销毁环节。
2012年12月14日08:35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手机看新闻

揭秘残损人民币销毁全过程 一张纸币携带千万细菌

  钞票销毁现场

  一张人民币,在经过无数次的辗转之后,也许已是满身油污、伤痕累累、面目模糊。那么,在经各大商业银行回收之后,它到底去了哪里?是被炉火直接焚烧?还是碎成纸浆重新印制?处理过程中它会经过怎样的程序?近日,记者获准进入人行太原中心支行钞票处理中心,探秘残损人民币销毁全过程。

  人民币只是处理的一个“产品”

  一般来说,残损钞票在经全省各地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清点整理后,会被运送到人民银行在当地分支机构的发行库,各发行库再将所有残损钞票送到太原钞票处理中心。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承担着山西省残损券及部分回笼券的清分,残损人民币销毁前的再抽查,残损券集中销毁,太原辖区商业银行残损人民币全额复点、抽查和再抽查等任务,因此,工作人员每天会接触大量的现钞。“每天见到的人民币太多了,在我们眼中,人民币只是我们处理的一个产品而已。”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车间墙上“责任如山、制度如钢、安全如天、金钱如纸”的大字时时都在警醒着大家。

  在进入钞票处理车间之前,不能带任何通讯工具,且需要换上统一的制服,这种制服没有口袋。钞票处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这是保证车间内钞票安全的一种必要措施。而每进入一个工序的车间,都需要经专人陪同,刷门禁卡后才能跨过厚厚的防盗门,间内安装有大量摄像头,任何一个角落24小时都有监控,用工作人员的话讲就是“绝对没有死角”。每天从上岗的那一刻起,工作人员就必须一直呆在车间内,未经允许不得擅离,也不得随意同外界通电话,直到当天所有账目核对无误后,才能统一下班。

(责任编辑:曹华、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