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骚扰”监管存空白
个人信息的泄露只是一方面,其实在个人信息泄露之后,如果相关监管机构对这些骚扰课以重罚,那么即便是泄露,投资者大多时候也能够免于骚扰。但问题在于,信息泄露后,在如何防止投资理财骚扰方面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的监管空白。有的监管机构虽然采取了一些防骚扰的措施,但监管依然流于表面,未能真正达到惩罚骚扰者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典型的投资理财骚扰主要包括:炒股软件的推销、炒股黑庄骗局、期货及贵金属开户代理、电话保险销售、信托及其他理财产品推销等等,这些骚扰所涉及的监管机构主要是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三会”的防骚扰维权机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在防骚扰方面做得最成功的莫过于保监会,去年以来保监会加强了电话保险销售的防骚扰机制建设,不仅仅开通了保险消费者全国统一的维权热线,北京地区更开通了人身保险方面电话营销禁拨号码登记平台。北京地区消费者如果不愿意接受保险电话销售,可以通过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网站登录禁拨平台,登记个人号码申请禁拨。在消费者所选择的禁拨期限内,将不会接到所选择的人身保险公司的营销电话。
“以前一天不知道要接多少个卖保险的电话,如果需要我自己就去买了,还用他们这样费口舌。”在北京一家国企上班的常大姐这样向记者表示,“一开始接到这类电话没有防备,个人信息有的也直说,谁知道接着就是没完没了地推荐产品。为此我还向保监会投诉过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但没多长时间还是会打过来,更何况还有其他的保险公司。”后来常大姐得知有个能屏蔽电销的电话,她就把所有保险公司都屏蔽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万名消费者登记了禁拨平台,但并不是每个受电销困扰的消费者都能像常大姐那样幸运,因为目前禁拨平台只针对寿险业务展开,财险公司尚未纳入禁拨平台之内,而且私人电话只能通过举报才能实现禁拨。
即便如此,保监会在电话车险销售骚扰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车主莫女士表示,“每到车险续费前几个月,各种电话车险就开始狂轰滥炸,婉拒之后,过了一个礼拜,这家公司还会继续打过来,直到拒绝三次以上才会作罢。到最后,一看到这家保险公司的电话就只能直接挂断”。
证监会所管辖的证券(以股票为主)、贵金属、期货等是骚扰的最大灾区,但恰恰在这方面,证监会的防骚扰机制是各个金融监管机构中缺失最严重的一环。
如果说保险消费者在很多时候能够避免一些骚扰的话,那么在证监会所处的管辖范围内骚扰则基本没有切实可行的维权渠道,证监会既没有完善的治理骚扰的专属部门,更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过有实质性效果的执法案例。
银监会去年底成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则主要针对理财产品误导销售、银行霸王条款、违规收费等问题,对于理财骚扰方面的监管措施较少。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防骚扰问题同时也是各类政府机构谁都能管却又谁都不管的老大难。前面提到的黄先生就陷入了投诉无门的苦境。万般无奈之下,黄先生对电话进行录音取证,想通过报警来解决,却找不到投诉方,由于推销员公司在上海,上海与北京的派出所均表示无法立案,相关警务人员表示,这类案件属于治安案件,不是刑事案件,无法申请出差,所以不好处理,建议向工商局报案。一位民警坦言,“我们也深受个人信息被贩卖后的骚扰,但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不予理会”。随后,黄先生又联系了证监会、工商局,但没有一家监管机构愿意管这事。证监会相关人士先问了一下黄先生,“对方是否是出售炒股软件的”?在得到否定的回答之后,该人士说,这不归证监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