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开银行指日可待?--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马云开银行指日可待?

阿里小贷的“浙江 江苏 上海”模式,被广东业界视为“违规”,至少是借着“网络贷款”打了个“擦边球”。2012年年底,经重庆市外经委确认的消息指出,马云旗下的3家公司——阿里巴巴、淘宝、浙江融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在重庆市合资设立一家名为“商诚”的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2013年02月19日08:24    来源:中国网    手机看新闻

  小贷还是担保?在阿里巴巴的金融版上,扩张方向走到了十字路口。

  近日,有接近阿里巴巴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在马云2013年的战略里,阿里金融将转型,扩张的重点方向从一向被外界看好的阿里小贷,转向担保业。

  “2013年马云要在全国设7个金融中心,以担保为主,小贷陆续退出,在未来5年之内要申办自己的银行。”上述消息人士指出,“阿里金融不一定退出小贷,但它不再扩张了,转向担保业扩展。”

  不再主攻小贷市场?

  阿里小贷的“浙江 江苏 上海”模式,被广东业界视为“违规”,至少是借着“网络贷款”打了个“擦边球”。

  与此消息相关,从广东业内人士处获息,马云2012年曾想在广州设立一家阿里小贷,注册资金3个亿,并向当地金融办要求可以全省经营。放贷对象主要是淘宝和阿里巴巴的卖家。但“目前计划并无进展,已停摆”。

  回顾以往,马云的小贷金融梦持续了多年。2007年6月,阿里巴巴正式与中国建设银行(601939)、中国工商银行(601398)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命名为“阿里贷款”。

  2009年后,“阿里贷款”从B2B业务中拆分出来纳入阿里巴巴集团,负责集团旗下所有子公司平台的融资业务,此后更名为“阿里巴巴金融”(以下简称“阿里金融”)。

  此后,马云一度加快了步伐。2010年6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阿里小贷”)正式成立,贷款金额上限为50万元;2011年6月,继浙江之后,马云又到重庆设立了第二家阿里小贷。

  事实上,在阿里小贷成立之初,业内曾怀疑过这个电商大鳄的金融能力,然而浙江和重庆的阿里小贷以16亿元的注册资金,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金融已累计为超过12.9万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贷款总额超过260亿元。

  而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经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这意味着,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一年,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将达到惊人的3.65亿元。并且在全部都是信用贷款的情况下,阿里小贷不良率仅为0.9%。正因如此,阿里小贷被业内誉为“最赚钱的小贷公司”。

  “阿里小贷年化贷款利率大致达到17%-18%,坏账率低于1%,毛利率在15%左右,扣除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目前收益还不错。”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林表示。

  冯林指出,阿里小贷通过网上的数据规模足以形成一套针对其网上企业的“征信系统”,能把手续和审批流程压缩得非常短,非常便利地放贷。“从赚钱的角度来看,它没有必要退出小贷。”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小贷公司的发展却一直受制于政策和法规的限制。

  “小贷核心问题是很容易触红线,一条是资本金的红线,一条是跨地区监管的红线。”一位广东小贷业内人士指出。

  上述广东小贷业内人士所指的问题,正是阿里小贷发展的瓶颈。以跨区经营的问题来说,以广州为例,广州最早成立的15家小贷公司,只能在所属区域内经营,如天河区的小贷公司只允许在天河区放贷;海珠区的小贷公司只允许在海珠区放贷。直到2012年年初广州金融街成立,入驻金融街的10家广州的小贷公司才获得了全市放贷的默许。然而,至今广州所有的小贷公司都未能升级至“全省经营”。

  对小贷经营地域限制问题,据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介绍,不能跨省经营主要是因为小贷公司的审批和监管都是当地金融办,无法跨省监督,而各省内是否能跨省经营则由当地的政策决定。

  但马云的浙江阿里小贷获得了政策的突破,它可在全省,甚至于到江苏、上海放贷。因而去年底马云到广州试再次突破政策壁垒,阿里小贷要求“在广东全省经营”,当时曾震动了广东业界。

(责任编辑:曹华、刘阳)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