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银行频道

人民网独家访谈回放:焦谨璞谈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5】

2013年11月08日15:21    来源:人民网-银行频道    手机看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做客人民网,谈谈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 (人民网记者 郝帅 摄)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做客人民网,谈谈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 (人民网记者 郝帅 摄)

[主持人]:这次不仅有线下活动,还线上的辅助。[10:31]

[焦瑾璞]:是有的,所以今年收到的一些效果还可以总结一些,但我觉得以上四点是比较明显的。[10:31]

[主持人]:今年的普及月已经结束了,在我们宣传金融知识的同时有没有发现金融消费当中存在比较典型的风险呢?[10:32]

[焦瑾璞]:我们还是发现了不少的典型风险。一方面是教育,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月的调查研究,通过与大家的交流和金融机构的接触,感觉在金融消费领域的风险仍然存在,表现突出的:第一,消费者和金融产品的提供方中间的误解还是比较多的,误解又表现在老百姓认为只要买了金融产品,进了银行的门,那你就要给我保本,一定不能赔。[10:32]

[主持人]:因为银行是国家的。[10:33]

[焦瑾璞]:到时候,无论理论上是多高,实际运作怎么高,我要的是理论值,不能赔。大家知道现在很多理财产品,有的是做的不好的,有的赔到了净值,这是老百姓和消费者不愿意的。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有时候解释不够,对消费者的劝导不够,有的服务态度不好,应该让消费者认认真真把合同看完,如果不看完,要及时提醒风险,这方面理论上达到多少,实践上有可能出现一些风险,要把这些解释清楚。[10:33]

[主持人]:我们去银行签了很多字,一张一张文字打的,顾不上看,只顾签字。[10:34]

[焦瑾璞]:这也是风险之一,下一步我们准备纠正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太复杂又很长,要认真看,很多条款是不利于消费者的,你没有认真看,又把字签了,这会形成很多误解,如果大家谈清楚了,认真一点,都是可以解决的,最后因为误解造成的纠纷,这是比较多的。[10:34]

[焦瑾璞]:第二个风险点,交叉产品,交叉产品就是交叉性业务,我们也叫做金融衍生产品,因为我们现在每一个金融产品,不仅仅限于银行,也不仅仅限于保险、投资,有很多业务跨了银、证、保,这样风险的提示和透明度的提示谁来负责?现在职责不是很清楚,并且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感觉在这个方面,金融机构,谁提供产品,谁来解释,往往把解释权有利于自己,而不有利于消费者,应该至少是平等。交叉性产品方面,我们感觉到风险点也是比较多的。[10:35]

[焦瑾璞]:第三个方面,更大的来讲,在所有提供产品里面,基本上没有体现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些基本条款。比方说,我要为客户的信息保密,这也是有泄密,大家都知道,你只要在银行里登记了一个电话,你会接到不同给你打的电话,像这样的保密条款,这叫做隐私权。比如说知情权的条款,你对风险的知情权,这里面有很多。我们曾经详细地列出六条,和法规上对照,并且这些事情我们有的在着手纠正,比如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今年人民银行正在做,为什么呢?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至于泄露,这是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如果这个事情做好了,你不知道的,别人给你开了卡,包括你的账户,不知道的,被别人冒用。这样就能够堵塞一部分漏洞。因为这几年这方面也是比较大的。[10:36]

(责编:贺霞、乔雪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