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在即。會議確定的方針將為發改委、財政部和央行等宏觀部門明年的工作定調。
在國際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國內經濟運行尋求新平衡的大背景下,在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前提下,宏觀政策如何為明年經濟增長提供支持?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明年的政策取向將繼續“穩中求進”。預計貨幣政策傾向中性,M 2增速可能保持13%至14%﹔社會融資總額仍將是關注重點,貸款佔比或將進一步下降。財政政策將略為積極,但更強調結構性問題。主要研究機構預計2013年財政赤字佔GDP比重接近2%,意味著絕對水平略高於1萬億元﹔結構性支出將支持民生領域、城市化及生態文明建設等﹔結構性減稅或將成為積極財政政策的著力點。
樂觀 2013年或是溫和復蘇的一年
“從今年以來的經濟運行狀況看,我國經濟增長階段轉換的征兆更趨明顯。2013年,全球經濟仍處危機后的調整期,國際環境充滿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國內原有競爭優勢、增長動力逐漸削弱,新優勢尚未形成,市場信心和預期不穩,經濟運行處在尋求新平衡的過程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稱,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有望在國內國際復雜環境中保持基本穩定。
“2013年宏觀經濟將結束連續回落的局面,目前各方預測傾向於認為上半年有較為明顯回升,下半年基本平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強調宏觀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主要是因為今年和明年的經濟環境從外部到內部沒有顯著的重大變化,外部還需要關注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對進出口的影響,內部則是經濟探底企穩之后,需要一個相對平穩的宏觀經濟環境,來促進經濟轉型。
“考慮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潛在的不確定因素,為我國經濟在尋求新平衡的過程中保持基本穩定,並為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創造條件,建議將2013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7.5%,C PI為4%左右。這一方面與‘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逐步銜接,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向市場傳遞積極、理性的調控信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余斌表示。
巴曙鬆認為,2013年推動經濟溫和復蘇的力量在於:第一,出口的負面沖擊減輕,外需平穩增長﹔出口增速將達到8%至10%。第二,庫存壓力將比2012年明顯下降。第三,房地產投資將溫和復蘇。受益於房地產銷售環比持續改善、資金面好轉以及保障房投資繼續推進,預計2013年房地產投資將實現溫和增長。第四,基礎設施投資將繼續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支持之一。第五,2013年消費將平穩增長,中低端大眾消費品增長將更快。
“隨著周期性回落節奏的接近尾聲以及周期性波動幅度的減小,結構性問題將變得更為重要。這種結構性轉變意味著2013年的宏觀政策將在周期性政策與結構性改革之間取得平衡。在此背景下,應對經濟周期性回落的刺激政策將以不對市場經濟結構造成傷害為前提,逆周期政策應以不降低長期潛在增長率為條件。”巴曙鬆說。
穩健 貨幣政策傾向中性
“預計貨幣政策會傾向於中性。這是因為C PI有回升的壓力,但是不會成為主要的經濟困擾。同時,經濟的復蘇又需要相對寬鬆的貨幣環境,但是不宜大幅進行貨幣放鬆。”巴曙鬆判斷,在平衡物價和經濟增長的條件下,信貸增長佔整個社會融資的比重會有所下降。
“在宏觀政策方面,既然強調連續性和穩定性,很可能意味著2013年會繼續提‘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前者支出的重點仍是交通、農田水利和保障房等民生領域﹔后者總體是相機抉擇的,初始取向與今年下半年鬆緊程度幾乎相當,由於存在‘要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的提法,在物價持續回升的一些月份,貨幣政策可能還會向收的方向回撤。”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
有關專家表示,2013年應以降低企業資金成本和穩定貨幣供給為重點,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一是通過外匯佔款、央票余額變化及公開市場操作,保持基礎貨幣必要的增長,及時降低法定存款准備金率,保持市場必要的流動性。二是保持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波動中的相對穩定。針對全球新一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適當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保持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相對穩定。三是對於中小金融機構,如農信社,其貸款對象集中於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可放開貸款額度控制。四是適當放鬆對過橋貸款等限制,支持與產業升級相伴的兼並重組。
專家判斷,2013年人民幣可預見的、明顯的升值空間不大,人民幣匯率進入雙向波動的均衡區間,升值壓力明顯減小,這為開放資本項目、增加匯率彈性提供了政策空間。
積極 結構性減稅成財政政策抓手
如果以赤字率作為判斷財政“積極程度”的一個參考指標,相比前兩年,2011年中央財政赤字規模有所縮小,財政赤字佔G D P的比重遠低於3%的國際警戒線。
業內人士指出,以往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依靠增加政府支出和擴大公共投資,但這種“粗放型”擴張對於經濟結構的負面作用已有所顯現。2013年財政赤字規模繼續加碼的空間有限,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財政刺激。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目前的政策取向關注的是調整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不再單純關注經濟增長速度的高低。政府的政策更多是為經濟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因此隻要沒有出現經濟下滑的趨勢,就沒有必要採取擴張的財政政策,赤字規模不需要擴大,而是要控制。
“經濟走勢在向上的時候,不能再添一把火。”他比喻道。實際上,有業內人士指出,任何有利於經濟發展的財政政策都應該是積極的。例如,有利於經濟發展的縮小財政赤字政策也可以稱為積極的財政政策。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明年財政政策在結構性減稅上的力度將更大,而營改增也會成為其中的重要抓手。
社科院學部委員、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指出,在經歷了為期幾年的擴張性宏觀調控操作之后,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的作用下,對照2008年,一方面,擴張性經濟政策的效應已經減弱,另一方面“粗放型”擴張對於經濟結構和物價水平的副作用已經顯現。
他指出,迄今為止,沒有太多對結構性減稅副效應的擔憂。結構性減稅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各種經濟政策之間的一種平衡器,並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中國宏觀調控的主戰場。
“明年應把降低企業稅負和穩定地方財力,作為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重點。”國研中心的研究報告提出,2013年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夯實實體經濟基礎,積極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切實防止因增收壓力而加大企業負擔。落實研發支出稅前扣除政策,加速企業折舊,促進企業技術改造。適當提高中央預算赤字水平,擴大財稅政策的回旋余地。加大中央財政對地方財力的支持,提高地方政府基本保障能力,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東吳証券首席宏觀策略師黃琳表示,結構性減稅是積極財政政策逆周期調控的重要工具。從目前我國稅制結構來看,稅收收入的70%以上都是間接稅,其中增值稅收入佔比最大。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已經公布,因此營業稅被增值稅“吃掉”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另外,由於間接稅直接嵌入商品售價中,可以通過價格渠道轉嫁,使得稅收與物價呈現較高關聯性,因此從控制物價的角度考慮,未來間接稅的改革也勢在必行。
據財政部的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納入營改增試點的企業戶數約71萬戶,即將納入試點的戶數約20萬戶。營改增減負效果明顯,其中,上海市1月至10月減收225億元,北京市兩個月減收25億元。
“明年僅營改增一項,預計其減稅效應將達幾千億,這一減稅效應將大大超過今年。”劉尚希說。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