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多筆海外收購案箭在弦上 歐美投資保護主義暫難消--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中企多筆海外收購案箭在弦上 歐美投資保護主義暫難消

2012年12月10日09: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據外媒報道,中國萬向集團9日以2.6億美元贏得美國電動車電池制造商A 123的競購,如果該交易獲批通過,將是萬向在美投資的第20家瀕臨破產企業的案例。這是繼中海油被加拿大政府批准收購尼克森進入新一輪審批程序后,上周又一中企走出去的重大案例。四川漢龍集團對澳大利亞礦企桑德斯的收購手續本月也正處於最后階段。

  今年以來,中國對歐美發達國家投資勢頭強勁,但有機構分析稱,境外相關監管機構對中國投資在快車道上應進行更多“政策規劃”,顯示投資保護主義風險仍將持續。

  萬向集團的收購案需要得到特拉華州破產法院的批准,當地時間11日舉行的聽証會上將有判決。據悉,萬向承諾在收購后不對A 123公司裁員,還要面對3.76億美元的巨額負債。

  湯森路透數據顯示,今年中國對外投資並購額達513億美元,數據表現出眾的一大原因源自中國民企的走出去熱情。中國產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和振偉日前表示,今年前9個月,民企參與的海外並購數量佔到總量的62.2%,首次超過國企。近4年間,民營企業在海外並購數量的比重持續升高。對於中海油的並購案,由於尼克森相關資產分布在歐洲、墨西哥灣等多個地區,交易最終達成尚需得到美歐等多國政府審批。從技術層面看,交易雙方要完成此項並購尚需繼續做出努力。

  和振偉還說:“從當前中國對外投資的發展情況看,未來幾年中國對外投資還將快速增長。原先曾預計中國對外投資將在2015年左右實現流量過千億美元,存量過5000億美元的目標,現在看來這一目標將會提前實現。”

  對外投資趨勢向好來自我國企業和投資目標國能實現雙贏的潛力。美國智庫榮鼎咨詢發布報告總結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益處:對於很多境外投資的中國企業來說,得到發達國家的品牌或前沿技術是突破中國國內異常激烈競爭的關鍵因素。第二,將高附加值的生產、經營活動放在諸如歐洲的發達經濟體,成本更低、回報更高。第三,對於中國的“買家”來說,經濟危機中大打折扣的資產價格,以及對外幣持續升值的人民幣,使得境外資產更加具有吸引力。第四,對於生產當地消費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中國制造企業來說,收購當地企業或者自己開辦企業是捍衛市場份額的重要途徑。如果中國出口商在當地直接投資,它們就能同當地消費直接聯系,產品的附加值也會更高。

  荷蘭外商投資局稱,如果看重經濟增長空間,以歐洲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並不是最優選擇,因為現在增長率在0-1%的緩慢區間,但高科技和金融行業現在是非常好的進入時機,很多高科技公司都在尋找包括中國在內的外國公司進行合作。並購也是一個好時機,有很多非常好的歐洲品牌,他們有很強的技術但是缺乏資金,他們很歡迎中國投資者進來注入資金。

  在日前結束的“中國對外投資合作洽談會”上,從歐美到亞非拉,百余國家為吸引中國資本推出眾多潛力項目,顯示了外國對中國投資的期待很迫切。烏克蘭農牧集團(U LF)在會上不僅與中糧集團和江蘇熔盛重工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該公司董事長巴赫馬久科還期待與中國投資者加深合作。“我們准備攜手海外投資者建設每年運糧量達1500萬噸的基礎設施,包括港口糧倉、運糧車廂等,總價值25億美元,該項目已經拿到了建筑許可,要知道在烏克蘭辦建筑許可手續就需2年。我們很希望並且歡迎中國投資者能夠合作。”

  但在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道路上,遇到境外國家行政障礙的風險不容小視。榮鼎咨詢稱,除了歐洲,美國對待中國投資時在“國家安全審查”上設置了更高的障礙。萬向集團的收購行為引發了強烈反對聲即可印証,當地媒體有評論說,“美國納稅者資助開發的高新技術落入中國人手中”,當地有議員也以技術敏感為由明確反對該交易。

  有海外智庫建議,歐洲監管層應在投資審查方面擁有一個共同的原則和法律框架,同時,歐洲今后也應考慮同其他發達國家更好地協調,以應對新興經濟體直接投資的相關問題。還指出,“在歐洲吸收中國投資的快車道上時,歐洲在當前這個關鍵時刻必須有意識地針對中國投資進行政策規劃,以維持中國投資的增長,同時使得歐洲經濟利益最大化。”記者 閆磊

(來源:經濟參考報)


相關專題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