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關越
一筆9000多元的信用卡欠款莫名其妙地記在了自己名下,上海市民張志華為此上了央行征信系統的“黑榜”,幾個月的奔走屢遭銀行推諉一無所獲,而最終要靠法院的一紙傳票來為自己正名。
類似的信用卡“烏龍事件”近年來頻頻出現。業內人士和專家指出,目前各家銀行為搶佔信用卡市場而大量發卡,從而出現了一些審核粗糙、把控不嚴的現象。而更讓人寒心的是,銀行對受害人的漠視和濫用征信記錄的做法,使得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屢受侵害。
市民誤背“黑鍋”告銀行
近日,因被誤上央行征信系統“黑榜”,上海市民張先生將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雙雙告上法院,並獲受理。
據了解,事情源於去年張先生向多家銀行申請貸款都因信用問題而屢屢碰壁,此時他才發現,光大銀行上海分行將一筆9000多元的信用卡欠款算在了他的名下,並上傳到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自己因此莫名其妙地上了央行征信系統的“黑榜”。
奇怪的是,張先生從沒有辦理過光大銀行的信用卡,那這筆信用卡欠款又從何而來?記者了解到,張先生的身份証曾在2009年2月遺失,並向公安機關報失,因此可能是身份証被人冒用去申請信用卡並透支,所以才有了信用不良記錄。
更令張先生憤憤不平的是,自從2012年10月發現自己被銀行剝奪“信用”之后就開始找到光大銀行消除這一記錄,盡管銀行也查到申請人資料和張先生實際資料完全不符,卻遲遲沒有任何下文。
記者獲悉,在收到法院傳票后,雖然光大銀行已經刪掉這條不良記錄,但張先生表示仍將繼續上訴。據了解,目前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對此案已提出管轄權異議。
信用卡緣何糾紛不斷?
事實上,張先生遇到的情況並非個案。這幾年被冒用身份証辦理信用卡或者信用卡被冒領、盜刷的一系列“烏龍怪事”屢屢發生。這一方面和用戶沒有樹立良好的信用維護理念有關,也和相關銀行發卡把控不嚴有關。
“前幾年信用卡業務跑馬圈地盲目擴張,風險把控不嚴而造成的類似糾紛時有發生。”上海某銀行信用卡人士告訴記者。
“銀行為佔有市場份額,隻追求發卡數量而忽視審核環節,甚至有的銀行在辦卡過程中從未見過申請人。”銀率網分析師董雲姣指出,另外,一些銀行忽視對客戶進行最低還款額、年費免收期限、利息計算方式等注意事項的提示和告知也是導致信用卡糾紛頻發的重要原因。而相關監管部門未及時採取有效手段加以規范,也使得各銀行在利益驅使下陷入“瘋狂圈地”式的競爭。
征信記錄大棒不應隨意揮舞
和張先生一樣在央行征信系統上莫名產生不良記錄的市民並不少。“一般情況,誰會沒事去查查自己的征信信息?銀行在把持卡人納入‘黑榜’前,為什麼沒有告知的過程?央行征信中心難道看到商業銀行上報就登記上傳,沒有相關的審核與監督嗎?”網友的一連串疑問反映了不少信用卡用戶的心聲。
專家指出,信用“污點”記錄旨在喚醒消費者的信用意識,當下我國的征信體系還有很多有待完善改進的地方,如缺少反饋程序,用戶往往上了“黑榜”還不知情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征信“黑名單”也不應成為銀行等機構隨意揮舞的大棒,應注意區分究竟是惡意拖欠還是事出有因,這樣既是對客戶負責也是對金融消費者的尊重和保護。 據新華社
(來源:濱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