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擇業調查:偏愛大企業 小公司加薪難招人--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畢業生擇業調查:偏愛大企業 小公司加薪難招人

城市晚報

2013年06月13日08:06        手機看新聞

  城市晚報訊 699萬高校畢業生需要就業的消息,給2013年打上了“史上最難就業年”的標簽。昨日,智聯招聘發布《2013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形勢報告》,認為中國職場正進入劉易斯區間,意味著職位供求在總量上趨於平衡。但隨著產業升級和社會轉型加劇,市場對人才結構的需求發生明顯變化,直接導致人才市場出現“紡錘形”結構性失衡。即中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供不應求,藍領技工和服務人員供不應求,但人才市場供給上顯然大學生和普通白領出現“假象過剩”。

  應屆畢業生擇業調查>>

  就業偏愛“高富帥”

  數據顯示,規模在20-99人以及20人以下的小型企業的整體職位量佔到了43%。然而,因為不受應屆生的青睞導致競爭比相對不高。統計顯示,20人以下規模企業是21人競爭一個崗位,相比於100-499人規模企業的73人競爭一個崗位,落差極大。

  隨著新興產業的出現,誕生了很多微型企業(20人以下),比如創意策劃公司、微博傳播運營公司、工作室等創業公司團隊出現在人才市場上。這類企業其實薪水優勢並不弱(20人以下規模企業平均薪酬達5675元/月),僅次於500-999人規模的大企業(平均薪酬5680元/月)。但這類小企業由於不夠知名而很難引起應屆生的興趣,加之大學生缺乏實踐以及對未來職業規劃的迷茫,導致他們不敢嘗試和顧慮重重。

  對銷售類崗位不感冒

  總體分析來看,競爭激烈程度較強的崗位中,專業對口要求高的崗位,如財務/審計/稅務崗位的競爭指數達到277:1、銀行為188:1、IT/技術為130:1,說明財務、銀行和IT/技術的相關專業供需出現飽和。而人力資源、採購貿易、行政對專業對口要求較低,但因為比較受大學生歡迎,導致這些崗位的競爭也比較激烈。

  但是,從智聯招聘的調查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銷售類崗位需求較大,但職位競爭指數相對較低,僅為25:1,証明大學生對銷售類崗位興趣較低。因此,“就業難”在一方面可以解釋為“擇業難”,很多應屆生對於崗位比較挑剔,不能正視自己期望以外的職位。

  另外,智聯招聘數據顯示,應屆生期望薪酬近90%集中在4000元以下,而提供這部分薪水的職位並不多。社會提供的應屆生職位的薪酬超過半數在4000元以上。企業願意提供更高的薪水招募優秀的應屆生人才,但應屆生顯然被多年的就業難狀況影響而不敢投遞薪資過高的崗位。

  毀約率達到26%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13屆應屆生的毀約率為26%,其中有63%的畢業生是因為拿到了更好的OFFER,而16%因為試用期間發現不符合自己的職業發展。同時,90后成長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有著自由、獨立的價值觀,其中包括對工作的認知和期待。他們對於好工作有了新的標准和闡釋,而這與起點較低的職場工作有些相悖,比如實習階段的打雜,當現實和期望存在巨大落差時,新一代的畢業生往往選擇了頻繁跳槽,甚至裸辭,這也給企業無形帶來更大壓力。

  此外,企業為生存發展在人力取向上更利益化,更願意招募能在工作上獨當一面的“老鳥”,而作為職場“菜鳥”的應屆畢業生,更多企業不願意投入人力、財力去培養,能提供漫長的實習崗位已屬難得。

  建議>>

  大學生應尋找“錯位機遇”

  智聯招聘認為,企業方面,隨著劉易斯拐點出現,未來將會面臨人才短缺局面,企業更應盡早“慧眼儲才”。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但是優秀人才永遠有限,招人會越來越難,與其苦等抱怨,不如自己培養新人。隻有高薪厚祿已經不能吸引優秀人才,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和傳播雇主品牌,來招募最優秀的人才。

  畢業生方面,在錯位的就業市場中,大學生應積極尋找“錯位機遇”。首先應該腳踏實地,畢業前得多積累實習經驗,適應職場,盡早考慮職業規劃。調查顯示,往年有48.4%的應屆畢業生是通過實習找到工作的。其次是放正心態,把畢業后的第一年作為繼續學習的兩個學期,找到自己的定位。此外,還應在“錯位”中找機會,二三線城市、中小型企業、跨行都會有發展空間。

  (記者 張雅靜/報道)

(責編:李棟、曹華)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