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臨時夫妻"現象調查:努力不讓家裡知道--財經--人民網
人民網>>財經>>理財頻道>>滾動

農民工"臨時夫妻"現象調查:努力不讓家裡知道

周竟

2013年06月18日10:04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杭州6月17日電(記者 周竟) 兩人在打工城市一起生活,卻互不問對方家庭情況,互不干涉經濟,而且兩人中至少有一方已有家室,妻子或者丈夫一般遠在千裡之外,不過他們努力不讓家裡的“那位”知道這個情況,定期問候並且寄錢回家。這是中國農民工群體中越來越多見的“臨時夫妻”的復雜生活圖景。

  走出家門到大城市尋求更好的生活,是中國兩億多農民工的選擇。但由於戶籍、高房價等原因,很多外出的農民工無法拖家帶口,不得不和配偶兩地分居。但獨自打工又很孤獨,為了尋求心理生理上的安慰,他們與別人組建“臨時家庭”。

  這種特殊的“婚外情”在中國農民工集聚的省份如浙江、上海等地已很普遍,並形成群居效應,沖擊著傳統農村婚姻生態。

  浙江省杭州市的喬司鎮是有名的服裝生產基地,也是很典型的農民工集聚地。在這裡,“臨時夫妻”是公開的秘密,記者走在街上打聽,很快就在一間出租房找到了一對“樣本”——張偉(化名)和陳麗(化名)。

  張偉今年30歲,老家在安徽。2007年,張偉來到喬司某服裝加工廠做小工,妻子在老家照顧孩子和父母。為了多賺點錢,張偉每年隻在過年回家幾天,平時每周給妻子和孩子打一個電話。

  “電話裡,老婆不說關心我,而是常常向我要錢,感覺不到夫妻溫暖。”張偉說,在一年多時間裡,他努力堅守著婚姻的忠誠,直到遇到陳麗。

  陳麗比張偉小兩歲,丈夫在安徽老家務農,已有兩個孩子。2008年,她也來到喬司服裝工廠做熨燙女工。他們在同一條流水線上工作,時間一長,相互產生了好感。一年后,張偉向陳麗表明了想要跟她組成“臨時夫妻”的心意。

  “一開始,我很為難,一面是家裡的丈夫和孩子,一面是阿偉對自己的照顧。”陳麗說,一個月后,她答應了張偉,理由是,丈夫曾經也背叛過他,再加上周圍小姐妹不少都組成了“臨時夫妻”,過得很幸福,她因此減少了負罪感。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總歸有個照應。”張偉在旁邊補充道。張偉還坦誠,這中間性需要也起了作用。

  在中國傳統中,婚姻一向是保守的,尤其在農村,婚外情被人恥笑。一家定位為農民工服務的招聘網站2012年發布的《新生代打工者婚戀交友、兩性觀念調查報告》顯示,打工者普遍覺得“空虛寂寞冷”。這份超過1.8萬人參與的調查顯示,在已婚夫婦中有62%的人處於異地狀態中,其中25%的受訪者稱夫妻雙方半年才能見一次,一年到頭也很難見到的達13%。當無法面對面時,怎樣和愛人溝通?36%受訪者選擇打電話,24%選擇手機上網聊天,近3成受訪者表示很少溝通。

  在專家看來,“臨時夫妻”出現的原因是更開放的社會環境裡人們正常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反映,同時,陌生的環境使得原有的在熟人社會裡的道德約束失效。

  沒有統計數據表明,這種特殊的“臨時家庭”數量到底有多少,但隨著這個現象的浮出水面,很多人意識到它將對中國傳統農村婚姻生態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劉麗就直言,這一現象直接造成農村夫妻婚外戀增多,離婚率升高,尤其對留守婦女和兒童造成很大傷害,影響農村的和諧與穩定,需要引起政府和社會的重視。

  劉麗認為消除“臨時夫妻”現象的關鍵是盡量讓夫婦在同一地生活,減少兩地分居。她建議,政府能夠在住房上對農民工有更多優惠的政策。

  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表示,社會和企業在這方面也能提供幫助。“比如社會多為他們提供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填補他們的精神空虛﹔企業提供探親休假,讓夫婦多一些團聚的機會。”

(責編:李棟、曹華)

相關專題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