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核心环节是打破垄断--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收入分配改革核心环节是打破垄断

2012年11月14日09:09        手机看新闻

  不是要强行降低这些行业的收入,而是要打破垄断、开放竞争,开放所有垄断性行业,尤其是那些被社会深深诟病的垄断行业的进入门槛,让所有有意愿的民资无阻碍地进入,杜绝它们对新进入民资的各种阻碍。此外,还要从市场份额上限制目前垄断行业的实体进行扩张范围,以给民资让出广阔市场。

  据报道,有关部门将在第四季度制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据悉,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重要内容的《工资条例》曾被寄予厚望,但在2010年上报国务院之后就销声匿迹了,了解情况的人士表示,由于争议较多,受到垄断行业的强烈反对而“夭折”。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年年盼,但是是年年落空。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和基尼系数,都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成为普通民众最为关心的事项。

  中国目前收入分配悬殊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既有普通人群承担的税负压力较重,也有权力因素(即垄断)介入分配程度过深等原因。税负较重而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过大,主要体现为中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而且税率高,相反,财产税如遗产和赠与税缺少等。由于一般商品占据普通人群的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比重很大,那么如果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流转环节的税收,多数商品销售价格下降,必然会相对提高普通人群的收入及其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

  而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中的权力因素,除了包括那些依靠非法手段通过腐败捞取好处之外,在社会上造成收入和财富结构失衡的,主要体现在垄断行业对收入分配结构的损害。据媒体报道,2008年石油、电力、电信、烟草等行业员工人数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其收入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接近60%。除了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存在着收入上的极大差距以外,根据国资委的调查,有些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已经接近5倍,差距最大的个别石油行业,内部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差距接近100倍。

  正是因为垄断行业与竞争性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极其巨大,因此历年来的收入和工资改革计划在征求垄断行业的意见时,遭到其坚决反对,从而令普通大众热切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计划屡屡流产。因此,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该从两个路径突破:一是大范围、大幅度减税;二是打破垄断、开放竞争。第一个途径等于是间接提高普通人群的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和财富分布的差距,而打破垄断、开放竞争,对于广大的普通人群来说,对于提高其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则具有更直接的意义。

  按照上文提到的数据进行粗略推算,假如全国职工人数总共为100人数单位,工资收入总计也为100收入单位,由于垄断行业就业的人数不到8个的人数单位拿走的收入就达60个收入单位,换算一下便知,垄断行业每1个的人数单位占有的社会收入超过7.5个收入单位(60/8),而竞争性行业,每1个的人数单位只拿到了不到0.43个收入单位(40/92)。垄断行业的人均收入是竞争性行业人均收入的17倍以上(7.5/0.43)。先假设如果社会的收入处于平均的状态,那么,让竞争性行业人均收入达到全社会平均水平(即1个收入单位,100/100),竞争性行业的人均收入可以提高2.3倍以上(1/0.43)。

  当然不是要求社会每个人都拿着平均收入,但是人们收入的差距应当体现贡献、付出和能力、机遇等因素,而不应该来自垄断权力因素。从现实各行业分工来看,难以证明垄断行业比竞争性行业在贡献、付出和能力上有什么特别之处。而长期内,“机遇”的差距只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存在于行业之间。所以,对于垄断行业的畸形高收入,没有必要进行制度性的保障。相反,对于垄断行业不合理、不公平地攫取了竞争性行业的收入,应当从制度上予以破除。

  破除的办法,不是强行规定垄断行业的收入水准,不是要强行降低这些行业的收入,而是打破垄断、开放竞争,开放所有垄断性行业,尤其是那些被社会深深诟病的垄断行业的进入门槛,让所有有意愿的民资无阻碍地进入。同时,从制度上杜绝这些垄断行业对新进入民资的各种刁难和阻碍。此外,还要从市场份额上限制目前垄断行业的实体进行扩张范围,以给民资让出广阔的市场。

  目前,垄断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条上的许多领域都已经找不到任何进行垄断的理由,比如一些垄断行业的销售领域,不但要杜绝几个垄断公司在市场份额上的扩张,还应当让它们逐步缩小市场份额甚至是完全让出市场,给予民资充分竞争,这样做可以扩大就业、降低价格、活跃市场,让广大的消费者得到福利,而且非常有利于提高竞争性行业的收入,解决目前严峻的收入极端分化问题。

  所以,解决目前的收入分配悬殊严重问题,提高广大普通人群的收入,扩大内需,既要大范围、大力度减税,还要打破垄断,扩大竞争。只要双管齐下,目前收入分配严重分化问题必然能够得到根本解决。 (金纬 作者就职于东航国际金融香港公司)

(来源:证券时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