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持续低位运行 透露哪些经济走向--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CPI持续低位运行 透露哪些经济走向

2012年12月10日15:12    来源:金融时报    手机看新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从6月份以来CPI就一直未超出“2区间”,不仅表明短期内稳定物价无虞,也意味着完成全年的物价控制目标已无悬念,有利于国家把宏观调控的重心放在稳增长上。

  值得关注的是,从CPI持续低位运行中,许多人得出社会总需求不振的结论,引来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再度掀起对于是否需要出台更为宽松的刺激政策的讨论。实际上,近两年来,影响物价变动最显著的因素是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等大宗农产品,屡屡位居涨跌幅领头羊,对物价总水平的拉动能力较大。因此,CPI的变动更多表现出这类食品的短期供需状况,以及周期性、季节性变化,而并非实体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经营状况的真实反映。

  比如说,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1.5%,影响CPI下降约0.41个百分点。正是由于猪肉等标杆性食品价格处于周期性低点,才使得CPI继续维持在低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控制通胀就高枕无忧,既然决定通胀水平的是食品价格的涨跌,而食品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那么随着年底食品消费高峰的到来以及部分工业品价格的触底回升,物价将会有较大的反弹压力。

  更能反映工业经济活跃程度的是PPI这一指标。虽然11月份PPI同比下降2.2%,但是下降幅度却从9月份以来持续收窄,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也呈现这一趋势,表明生产性需求缓慢复苏,工业生产逐渐企稳回升,企业增加库存、补充原材料的意愿和信心有所增强。与PPI相呼应的是PMI,11月份我国这一指标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从9月份就转入上升周期,印证了不少专家对于第三季度可能是季度增长率谷底,而第四季度经济将触底回升的判断。

  在PMI分项指标中,新订单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等经济先行指标继续延续回升态势,显示出制造业企业的订单量有所增长,市场需求开始回暖。据此,业界普遍预测,近一年的主动去库存阶段行将结束,随着企业扩大生产和再投资意愿增强,将转入被动去库存和弱复苏阶段。今年国内经济滑坡尤其反映在制造业上,随着各项成本上升以及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影响,沿海许多企业在今年采用了“静观”策略,主动缩减了投资规模,回笼大量现金,以等待经济好转和需求回升。进入四季度以后,随着经济复苏势头确立,订单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再度活跃,更为重要的是,一些企业找准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正在实现市场结构由出口转内销以及产品的升级换代,相应地带来了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补充存货的需求。

  近期PM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反弹,带动经济已经从筑底企稳转到企稳回升阶段,只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继续发挥好稳增长政策的功效,经济就能够走上渐进、稳步回升的轨道。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启动了大规模投资,在投资需求的带动下,诸如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建材等行业将率先回升,同时短期促进消费政策取得效果,也会带动PPI逐渐上行,最终将向CPI传导。

  随着新一波基础建设热潮的兴起以及民间投资活力释放,未来的经济活力还将继续增强。10月当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20.5%,也带动了1~10月份这一平均指标同比增幅,实现了年内首次转正。企业盈利状况好转,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下,盈利回升应当是可持续的。

  但是应当看到,虽然我国经济出现了筑底回升的良好势头,但是基础仍不牢固。就外部环境来看,美国的财政悬崖正在逼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难以估计,我国外部需求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经济转型面临较大压力,制造业企业盈利水平的恢复性上涨还有一个过程,房地产调整风险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集中兑付期的到来,可能会对稳增长具有掣肘因素。在这种背景之下,对宏观经济政策应当有清醒的认识,既不需要再下过度刺激经济的“猛药”,又需保持既有政策的连续性。在稳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而对于CPI的波动,尤其是对于涨落幅度较大的食品价格,需要采用逆周期的调控措施。李文龙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