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来降价10轮,中移动手机国际漫游话费7月1日前将全部降至3元/分钟以下,并简化为“1元/2元/3元区”
以前一出境,打手机的话费就贵得吓人,天价微博、天价漫游、天价QQ等“天价系列”国际漫游资费账单,不仅仅是媒体上时不时出现的热点,更刺激着手机一族的神经。用户心存期望:手机漫游何时变得不那么贵?漫游资费何时能降到“亲民价”?
出境不敢开机成历史
中国移动日前宣布,从昨天起,中国移动面向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80个热门出访国家和地区实行1元/2元/3元区漫游新资费。中国移动客户漫游至该180个国家和地区时,主被叫为0.99元/分钟、1.99元/分钟或2.99元/分钟,最高不超过3元/分钟。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还透露,180个热门国家和地区国际漫游资费纳入“1元/2元/3元区”漫游新资费系列后,仍有俄罗斯、古巴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远高于这一标准,“目前正抓紧与各运营商的谈判,7月1日前,将全部纳入漫游新资费系列”。历时3年多,历经10轮降价,7亿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漫游出境终于可以不被“天价”漫游费吓得不敢开手机。
手机国际漫游资费不仅贵并且繁复,如今移动手机可以漫游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7个。昨天之前,曾分成21个资费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资费标准不仅不一样,并且差异非常大,从每分钟0.99元到五六十元不等。不仅如此,手机用户就是漫游到同一个国家和地区,选择不同的运营商,漫游资费也不一样,有时能差上一两倍。因此,“手机一族”漫游出境前,不仅要查询漫游地的资费,还得记清楚各家运营商的资费高低,到了漫游地,得手动选择运营商,“真是头都大了”。
接下来继续唱“降调”
中国移动自2010年启动国际漫游资费定价模式创新,之前已先后进行了9轮降价,并将繁复的国际漫游资费简化为1元、2元、3元三类。昨天起,漫游到180个热门国家和地区,不论是拨回“家”的漫游电话,还是接听“家里”来电,最贵不超过每分钟3元。像南非,最早的时候,拨打回上海的电话,每分钟资费高达30多元。如今,随着到南非旅游、商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中国移动有了与南非运营商谈判的“筹码”,漫游资费已降到2.99元,塞尔维亚更是从60多元降到了2.99元,是降价幅度最大的。此外,像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最爱的美、法、英、德、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甚至毛里求斯、博茨瓦纳等新兴出境旅游目的地,漫游资费都降至了“1元/2元/3元区”。
据中国移动介绍,目前仍有俄罗斯、古巴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漫游资费高于每分钟3元,甚至高出许多。像俄罗斯,拨回中国大陆的漫游资费高达每分钟33.99元,古巴为29.99元,津巴布韦为39.99元,漫游资费仍高高在上。据悉,中国移动将继续通过国际公司,逐一与这57个国家和地区的各家运营商进行结算谈判,利用线路直连等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今年7月1日前将把这最后57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全部纳入“1元/2元/3元区”资费体系,届时漫游资费的降幅将是非常大。
漫游流量套餐“上桌”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甚至超越了电脑上网,数据流量已开始与语音通话“平起平坐”甚至超越语音。但国际漫游时上网资费至今仍是天价,每兆收费数十元至上百元。在俄罗斯刷几条微博,产生了数千元话费的“天价微博”是2011年底关注度最高的热点新闻之一。“出境漫游时关闭数据业务”成了运营商编写的“漫游秘笈”之一。智能手机真的只能在境外无所作为吗?数据漫游一直与“天价”为伴吗?
中国移动在此次发布国际漫游新资费时,也推出了11个国家和地区漫游流量日套餐、包多天、包月套餐,这11个国家和地区都在亚洲。据透露,7月1日,有望推出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漫游流量包天、包多天、包月套餐,并且这些套餐可以灵活组合,按需申请使用,漫游数据流量资费也将逐步降低至亲民价。
全球国际漫游费均高
全球电信运营商的国际漫游资费一般根据与境外运营商的结算成本确定,而结算成本往往需要与每一家运营商单独谈判,部分国家与地区如果只有一家运营商,结算谈判将非常困难,目前全球国际漫游资费普遍较高,部分国家与地区的结算成本居高不下。
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资费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定价复杂。如英国和日本运营商提供的国际漫游资费,对不同国家的资费不同,同一国家内不同运营商的资费也可能不同;二是价格偏高。如美国运营商的国际漫游资费一般不低于6.1元/分钟,日本运营商的国际漫游资费最高达61元/分钟。
据介绍,中国移动实行“1元/2元/3元区”国际漫游新资费之前,国际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漫游资费分为21个资费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资费差异较大,价格从最低的0.99元到五六十元不等。对此,中国移动通过成立国际公司加强境外结算谈判、利用线路直连等新技术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根据客户最常用到的“拨回大陆和漫游地被叫”两项资费,将180个国家或地区划分到了“1元区、2元区、3元区”3个资费区,创新了国际漫游资费定价模式,改变了国际漫游高资费现状。
手机漫游出境“金矿”待挖掘
每年手机漫游出境量有多大?来自中国移动的统计信息显示:去年,共有2059万人次手机漫游出境;预计今年春节期间,漫游出境的手机将达到200万左右。记者粗略估算,如果以平均每次漫游5天,每天拨打接听电话5分钟计算,即使是按最便宜的1元区资费计算,春节期间,200万手机漫游贡献的话费就达到5000万元左右,加上短信、数据流量的国际漫游,收入将更可观。
尽管按照运营商的资费标准,国际漫游通话分为四种“情景”,即拨回中国大陆、漫游地接听电话、拨打其他国家和地区电话、拨打漫游地电话,但90%以上的国际漫游电话都是前两类,即拨回“家”的电话与接听“家里”来电。此外,上网、收发短信也是国际漫游经常用到的主要业务。统计显示,漫游上网主要是上微博、收邮件,收发短信更是手机一族在国际漫游时用得最多的手机业务,甚至有不少手机一族出境旅游时,每天定时开几次手机,收短信、回短信,既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又省下了国际漫游电话费。
一位手机用户说,他有一次去非洲旅游,接听了一个来电,没想到是推销电话,好心跟对方说了句“我在国外,不方便接听你的电话”,没想到被对方恶狠狠地回了一句“出国有什么了不起”,不仅窝了一肚子气,还需为这个骚扰电话付30多元的漫游费。从此,这位手机族出国旅游时就尽量不开手机。还有不少手机族,漫游时尽量用微信等工具,“每天到酒店,用大堂的免费WiFi收朋友的微信留言,再用微信回复。”目的都是为了省下不菲的国际漫游费。
运营商的话务量统计信息显示,只要漫游出境,手机用户的话务量就会猛降。比如,这个手机用户平时在国内话务量每月500分钟,出境可能连100分钟也用不足。大幅降低国际漫游资费,可以改变手机族漫游时的用手机习惯,从“不敢用”“尽量少用”到可以“比较放心地用”。毕竟,手机作为随身通信工具,开机才能“联接世界”。(记者 沈敏岚)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