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业巨头信发被曝污染地下水 村民只能喝邻县水【2】--财经--人民网
人民网>>财经>>理财频道>>滚动

铝业巨头信发被曝污染地下水 村民只能喝邻县水【2】

2013年02月21日09:48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手机看新闻

  “我们村不大,癌症死了好几个”

  2月19日一早,中国青年报记者来到干韩村南边的小刁庄。这里紧邻309国道,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因为前两年修路,村里的自来水管道受到破坏,至今未能修复。这个不到200人的小村庄,几乎家家都得挑水或拉水喝。

  该村65岁的乌大娘告诉记者,村里一般家庭的水井只有10多米,水打上来发黄,上面漂着一层说不清楚的东西,没法喝。村里有一眼80多米深的井,水看起来没那么黄了,自来水不通了,那口深井就成为村里的重要水源。

  乌大娘知道地下水污染的事,但村里的自来水断了,只能喝地下水。“10米的井水我不放心,但80米的井水看起来干净多了,水也好喝些,我们都喝这水。”

  80米的地下水就没有污染,长期饮用对身体没有影响吗?面对这个问题,乌大娘依然保持着微笑,“俺不懂这个。自来水没了,俺总得喝水。”

  即使80米的井水不要钱,乌大娘也用得精打细算。她家的储水器是两个100升的白色塑料桶,拉一次,够用20来天。“我和老伴都得了脑血栓,拉不动水,都是孩子给俺弄好,得省着点用。除了吃饭用,其他的,用10米的井水就行了。”

  地下水到底有啥危害,乌大娘说不清楚,但村里这些年患病的愈来愈多,她历历在目。“我们村不大,癌症死了好几个,现在还有一个44岁得癌症的,让人揪心”。

  一谈到患病的话题,当地村民就嚷嚷开了。人群中,一名之前不太说话的妇女大声告诉记者,“去聊城、济南看病的,俺们茌平的最多。”经询问得知,她家里有一名肾病患者,看病时,有医生会问:“怎么又是你们茌平的?”

  拉着记者四处走访的出租车司机,亲戚中也有两名肾病患者。“为啥得病?肯定和地下水污染有关系。”这名司机说,“但具体有啥关系,俺也讲不清,老百姓也没化验过水质。”

  对于患病,干韩村众多村民显得逆来顺受。“得病就看呗,看不好、看不起,那也没法。”“有钱人都搬走了,搬到聊城、济南去住,没钱的,只能自求多福。”

  当地人告诉记者,人患病,庄稼也不健康。小刁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一亩地能收1300多斤玉米,现在产量好的也就是八九百斤,有的只能收四五百斤,“玉米秆也长不起来,差不多矮一半”。

  记者走访附近的陈匠村、付楼村、北五里村、齐庄村等数个村庄,村民无一例外地表示,地下水遭遇污染,人不能喝、庄稼不能浇,这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污染到底来自何方?村民将矛头指向近在咫尺的“四百”工厂,上述村庄均分布在“四百”周围,有的仅是一墙之隔。

  对于迫在眉睫的污染,当地村民显得无计可施。“这么大的企业,我们说管啥用?那都是领导的事。我们向上级反映过,外边的新闻记者也来过,好像也没啥改变。”当地村民见惯了一拨拨的外来者,他们对此似乎并不抱太大希望。

  铝业巨头信发集团

  “四百”到底是个什么企业?这个企业在当地能有怎样的影响力?它到底有没有污染地下水?

  记者调查了解到,“四百”是当地人对山东信发铝电集团所属企业的俗称。这一称呼,肇始于2004年。当年8月,经过一系列资金和手续准备后,信发集团开始建设“四百”工程,即投资100亿元,建设100万千瓦热电项目、100万吨氧化铝项目、10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水泥项目。

  在铝电行业,提及信发集团,几乎无人不晓。这家起源于茌平的民营企业,是一家集发电、供热、电解铝、氧化铝、聚氯乙烯、铝深加工等产业链条于一体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下属60多家企业。该集团电解铝规模世界第一,氧化铝产量国内第一。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年底,这家拥有数万名员工的企业,总资产达1200多亿元。

  驶离茌平县城,沿着309国道向西走,5公里的范围内,几乎全是信发集团所属企业。沿途烟囱林立,高压线密布,各种大型冶炼设备轰鸣声四起,电解铝、氧化铝、发电、供热等企业一字儿排开,绵延数公里。来到此处,俨然进入一个大型工业区。据出租车师傅介绍,309国道旁的这片厂区,只是信发集团在茌平总厂区的五分之一。

  这家紧挨着县城的巨鳄企业,在茌平几乎妇孺皆知。在当地,信发集团既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神话,同时也意味着某种神秘力量,影响着茌平县乃至聊城市的资源、财富和话语权。几乎每个茌平人都能讲上一段关于信发集团的故事,或褒或贬,津津乐道。

  周围的很多村民在信发集团的工厂里上班,部分活络的村民,一旦能接上为信发集团服务的活,全都发了财。该集团一名工人告诉记者,“我说的发财不是奔小康那种,而是爆发,有的人都开起了几十万的轿车。”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